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我国律师调解的角色定位与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30 11:20
  我国对律师调解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早,但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律师调解理论,实践中对律师调解制度的探索也只是浅尝辄止。律师调解律师指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社会公德为依据,以劝导、斡旋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的一种民间性纠纷解决方式,其具有主体专业性、程序非正式性、构造平等性等特点。律师调解绝非偶然现象,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有迹可循的。“青岛德衡模式”、“深圳福田模式”、“大连晟大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实践模式,结合律师在调解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社会大众对律师的角色期待,律师应当扮演“私权利法律救济者”的角色;律师调解应当定位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下具备法律专业优势的民间纠纷决解机制。然而我国现阶段对律师调解的实践探索并不成熟,在构建律师调解制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自身的独立价值。构建我国的律师调解制度应当遵循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规范性要素的构建,包括立法确认、立法选择和诉调对接;二是环境要素的构建,包括律师调解专门机制的构建和监督机制的构建;三是能力要素的构建,包括律师自身职业观念的转变和执业素质的提高。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构思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律师调解的适用考量
    第一节 律师调解基本理论
        一、律师调解的内涵
        二、律师调解的特征
        三、律师调解的类型
    第二节 律师调解的现实价值
        一、律师调解的优势
        二、律师调解的必要性
        三、律师调解的合理性
第三章 我国律师调解的角色定位与必要限制
    第一节 我国律师调解的角色定位
        一、律师调解的模式评析
        二、律师调解的角色划分
        三、律师调解的角色期待
    第二节 我国律师调解的必要限制
        一、律师调解的不足
        二、律师调解的界限
第四章 我国律师调解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规范要素的构建
        一、立法层面的规制
        二、司法层面的规制
    第二节 环境要素的构建
        一、内部环境的构建
        二、外部环境的构建
    第三节 能力要素的构建
        一、执业技能的提高
        二、执业观念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律师调解制度试点分析及其完善建议[J]. 林建才.  法制博览. 2019(05)
[2]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的思考——一种折中方案的提出[J]. 薛林,王雪燕,沈晨玲.  法律社会学评论. 2018(00)
[3]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的思考[J]. 苏庭玮.  法制博览. 2018(33)
[4]律师调解的大格局[J]. 赵青航.  中国律师. 2018(05)
[5]从诉讼代理人到职业调解人:中国律师职业的新图景[J]. 廖永安,王聪.  中国律师. 2017(12)
[6]从诉讼代理人到职业调解人:中国律师职业的新图景[J]. 廖永安,王聪.  中国司法. 2017(11)
[7]法院委托型律师调解员制度构建思路与方案设计[J]. 卢君.  法律适用. 2016(09)
[8]浅析我国律师调解制度的完善[J]. 梁莹.  法制与社会. 2012(09)
[9]律师调解:从配角转为主角的五年——来自青岛律师调解中心的报告[J]. 栾少湖.  中国律师. 2012(02)
[10]浅析我国律师参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J]. 张曙.  法学杂志. 2012(01)

硕士论文
[1]律师在调解中的角色分析[D]. 张新武.湘潭大学 2017
[2]律师主导型调解模式研究[D]. 刘萌.天津商业大学 2014
[3]律师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路径研究[D]. 张君燕.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福田模式”律师调解制度研究[D]. 刘瑞丰.沈阳师范大学 2014
[5]我国律师参与型调解机制研究[D]. 全俊达.中国政法大学 2010
[6]律师调解制度研究[D]. 肖文斌.华东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08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08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