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2-06 07:29
当今中国,司法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法院判决缺乏应有的权威和说服力。这不仅阻碍了中国法治化的深入发展,而且由此导致的司法不公甚至将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在我国司法体制面临重大改革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如何将“法庭之友”制度引入中国,并构建其在中国司法改革中的运作体系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一套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深入考察和分析我国的具体现状,还要借鉴世界上通行而行之有效的做法。本文重点探讨了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在和美国“法庭之友”制度的比较评析中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建议。具体来说,文章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国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现状,包括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概念、性质、背景和现行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具体运作方式;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与“法庭之友"的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出现行专家法律意见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三部分则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所在,针对我国现行法律意见书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美国“法庭之友”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对我国专家意见书制度应把握的理念和具体构想,对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适用主体、适用范围...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现状
(一) 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概念与性质
1、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概念
2、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性质
(二) 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出现的背景
1、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
(三) 目前我国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具体运作方式
1、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出具主体
2、专家法律意见书的表达形式
3、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核心内容
4、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发送对象
5、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处理结果
二、专家法律意见书与“法庭之友”的比较分析
(一) 美国的“法庭之友”制度
1、“法庭之友”的主体
2、“法庭之友”书状的内容
3、提交“法庭之友”书状的途径
(二) “法庭之友”制度与专家意见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两者的相同点
2、两者的不同点
(三) 现行专家法律意见书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上的缺陷
2、程序上的缺陷
三、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构建的理念与具体制度设计
(一) 专家法律意见书构建的理念
(二)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适用主体
(三)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适用范围
1、补充必要的证据
2、提交专家意见
3、参与公益诉讼
(四)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启动方式
(五)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机制
1、监督主体
2、监督内容
3、监督方式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专家法律意见的规范[J]. 沈月娣,冯新林. 人民检察. 2005(19)
[2]再论专家法律意见书[J]. 周平平,朱海兰.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5)
[3]论"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程序缺陷[J]. 于秀艳. 法律适用. 2005(02)
[4]法学家论证意见书及其规范——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的启示[J]. 张泽涛,陈斌. 法商研究. 2004(04)
[5]美国“法庭之友”制度中的外国和美国政府[J]. 孙劲. 时代法学. 2004(03)
[6]司法监督的功能及制度设计(下)——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抗诉与个人案监督的制度比较[J]. 范愉. 中国司法. 2004(06)
[7]司法监督与司法公正[J]. 郑成良,袁登明,吴光荣. 中国司法. 2004(06)
[8]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研究[J]. 张泽涛. 中国法学. 2004(01)
[9]专家法律意见与司法公正[J]. 梁迎修. 政法论丛. 2004(01)
[10]专家意见书的法律性质[J]. 金震华.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020388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现状
(一) 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概念与性质
1、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概念
2、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性质
(二) 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出现的背景
1、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
(三) 目前我国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具体运作方式
1、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出具主体
2、专家法律意见书的表达形式
3、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核心内容
4、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发送对象
5、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处理结果
二、专家法律意见书与“法庭之友”的比较分析
(一) 美国的“法庭之友”制度
1、“法庭之友”的主体
2、“法庭之友”书状的内容
3、提交“法庭之友”书状的途径
(二) “法庭之友”制度与专家意见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两者的相同点
2、两者的不同点
(三) 现行专家法律意见书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上的缺陷
2、程序上的缺陷
三、我国专家法律意见书构建的理念与具体制度设计
(一) 专家法律意见书构建的理念
(二)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适用主体
(三)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适用范围
1、补充必要的证据
2、提交专家意见
3、参与公益诉讼
(四)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启动方式
(五)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机制
1、监督主体
2、监督内容
3、监督方式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专家法律意见的规范[J]. 沈月娣,冯新林. 人民检察. 2005(19)
[2]再论专家法律意见书[J]. 周平平,朱海兰.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5)
[3]论"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程序缺陷[J]. 于秀艳. 法律适用. 2005(02)
[4]法学家论证意见书及其规范——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的启示[J]. 张泽涛,陈斌. 法商研究. 2004(04)
[5]美国“法庭之友”制度中的外国和美国政府[J]. 孙劲. 时代法学. 2004(03)
[6]司法监督的功能及制度设计(下)——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抗诉与个人案监督的制度比较[J]. 范愉. 中国司法. 2004(06)
[7]司法监督与司法公正[J]. 郑成良,袁登明,吴光荣. 中国司法. 2004(06)
[8]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研究[J]. 张泽涛. 中国法学. 2004(01)
[9]专家法律意见与司法公正[J]. 梁迎修. 政法论丛. 2004(01)
[10]专家意见书的法律性质[J]. 金震华.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020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2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