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女性主体意识与女犯改造

发布时间:2021-03-03 14:06
  女性罪犯存在主体意识缺失、异化等突出问题。立足于女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引入先进性别文化,完善相关支持体系,可促进女犯修复改造关系、重塑健康人格,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家庭安定。 

【文章来源】: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罪犯中的觉醒与发展
    (一)近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现状
    (二)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状况的指征与标准
        1. 性别意识客观,去自然优势。
        2. 自我存在清晰,去附庸人生。
        3. 教育传承主体,去配角意义。
        4. 主流文化影响,去平庸状态。
        5. 个人价值实现,去庸碌无为。
    (三)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罪犯中的认知表现
        1. 刻板印象与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2. 自我认知与评价标准产生割裂。
        3. 女性意识与自身特质分离异化。
二、犯罪与女性主体意识关系的调查分析
    (一)主体意识缺失,被动性犯罪特征明显
    (二)主体意识薄弱,情感性犯罪动机突出
    (三)主体意识弱化,物欲型犯罪动机增强
三、将女性主体意识纳入女犯改造体系的路径
    (一)架构女性主体意识的层进关系
        1. 构建主体意识。
        2. 培植主体意识。
        3. 确立主体意识。
    (二)唤醒女性主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1. 民警与女犯——受教共同体。
        2. 家庭与社会——紧密结合体。
        3. 过去与未来——命运连接体。
    (三)完善女性主体意识的支持体系
        1. 国际国内标准呼应,完善导轨式制度支撑。
        2. 社会各界合力而为,构建系统化矫正项目。
        3. 教育矫正顶层设计,解析特质化女性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女性的价值与挑战研究[J]. 卢翠亭,周志文,李晓飞.  才智. 2017(27)
[2]《人民日报》(2001-2015)话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 张娜.  新闻界. 2017(03)
[3]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J]. 陈文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3061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61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