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关于定西法院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25 09:28
  扩大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契合法治文明的要求,但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使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更趋于合理,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甘肃定西市法院创造性以诉前司法确认程序为载体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其强制执行力,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其形成了体系与规模,并取得了诸多成效,在纠纷解决与司法资源的利用上寻找了一个平衡点,使得诉讼与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得到很好的互补。这一创新方式突破了制约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取得了快速解决纠纷方便群众,提高办案效率当事人满意、促使握手言和群众欢迎、消除不安定因素党政支持的良好社会效果,使人民调解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力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为进一步考察这一机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科学理性地分析其运行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笔者深入定西,通过对其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的调查可见,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探索尝试性程序,以及维护司法权威是其主要特点。通过与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台湾地区司法ADR的相比较可以看出,其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纠纷解决机制的整体设计和运行中,必须树立系统协调...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定西法院诉前司法确认机制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实施的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 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
        (二) 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
        (三) 注重宣传发动
        (四) 加强对民调组织的指导培训
        (五) 全力推行诉前司法确认工作
    三、取得的效果
        (一) 建立诉调街接工作机制
        (二) 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
        (三) 形成诉外与诉讼调解的良性互动
        (四) 实现确认机制与信访工作的有效对接
    四、主要特点
        (一) 司法程序能动性
        (二) 常识性程序
        (三) 司法权威性
        (四) 司法指导性
第二章 诉前司法确认与现代司法ADR机制的比较
    一、与美国“自愿性”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比较
    二、与日本法院附设调停制度的比较
    三、与我国台湾地区调解制度的比较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一些理论问题
        (一) 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的性质
        (二) 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的依据
        (三) 诉前司法确认机制是否存在司法权让与
    二、关于确认范围中存在的问题
        (一) 案件范围方面的问题
        (二) 主持达成调解协议的主体范围的争议
        (三) 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的范围
    三、主客观制约因素
第四章 几点建议
    一、由司法推进向立法建构完善
    二、建立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的评估体系
    三、保证人民调解协议的数量
    四、提高确认质量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法院附设调停制度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比较研究[J]. 张艳斐,高翔.  法制与社会. 2007(02)
[2]建构中国民事诉讼中司法性 ADR 的审视与思考[J]. 刘晶晶.  法律适用. 2006(03)
[3]借鉴国外ADR机制 完善我国司法调解制度[J]. 鄢霹顽.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4]司法解释权能的复位与宪法的实施[J]. 贺日开.  中国法学. 2004(03)



本文编号:3099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99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