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我国检察权的宪法定位及配置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25 09:36
  我国检察机关在现行宪法上定位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职权,即检察权也就定位为法律监督权。但是近年来检察权系法律监督权的宪法定位却频频遭到质疑,集中体现为四种观点:1、行政权说。2、司法权说。3、行政司法双重属性说。4、法律监督说。笔者认为检察权虽然带有司法权的某些色彩,但其本质属性仍为行政权;本文以宪政国家权力结构理论和法治思想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背景,将检察权在宪法上重新定位为行政权。同时对比各国检察制度,结合中国检察实际,建议对我国现有的检察制度进行部分改造和重构,以符合宪政的要求。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现代检察权的概念和历史渊源
    (一) 检察权的产生
        1、法国——大陆法系的代表
        2、英国——英美法系的代表
        3、前苏联及俄罗斯
    (二) 我国检察权历史溯源
        1、中国古代的御史制度
        2、清末及民国时期检察权的含义
        3、新中国成立后检察权的变迁
        4、现行宪法中的检察权
二、检察权性质定位的理论分析
    (一) 有关检察权性质的争论
        1、司法权说
        2、司法行政双重属性说
        3、法律监督说
    (二) 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应为行政权
三、检察权的宪法定位
    (一) 国家权力的类型及其特征
        1、立法权
        2、行政权
        3、司法权
    (二) 西方国家对检察权属性的一般认识
        1、英美法系国家,强调检察机关的行政性质,认为检察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是典型的行政权
        2、大陆法系国家相对偏重于检察官的司法性质
        3、西方各国检察权存在倾向性差异,但本质属性都是行政权
    (三) 我国检察权为行政权的理论依据
        1、现代宪政思想和分权制衡理论是检察权行政属性的直接依据
        2、法治理念的确立必然要求检察权在宪法上予以重新定位
        3、检察职权的内在特点决定了检察权的行政属性
四、基于正确定位的我国检察权的配置模式
    (一) 理论基础
        1、行政权是指宪政下的行政权,必须是有限的
        2、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是行政权,但其所固有的司法色彩也是无法抹煞的..
    (二) 世界各国检察权配置模式
        1、英国检察体制
        2、德国检察体制
        3、俄罗斯检察体制
    (三) 我国检察权配置模式的选择
        1、取消实践中检察机关的司法机关地位,将其纳入政府系统
        2、加强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独立性
        3、加强对侦查活动的引导与制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评析[J]. 韩红兴.  政治与法律. 2006(01)
[2]宪政与司法:刑事诉讼中的权力配置与运行研究[J]. 谢佑平,闫自明.  中国法学. 2005(04)
[3]法律监督三辨析[J]. 张智辉.  中国法学. 2003(05)
[4]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 邓思清.  中国法学. 2003(03)
[5]关于中西检察权本源和属性的探讨[J]. 刘树选,王雄飞.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04)
[6]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 陈卫东.  法学研究. 2002(02)
[7]检察制度在中国的形成[J]. 张培田.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03)
[8]2000年检察理论研究综述[J]. 张智辉.  人民检察. 2001(01)
[9]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 龙宗智.  法学. 1999(10)
[10]检察权质疑[J]. 郝银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09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9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