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07:05
当前,中国公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国公证业于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明确自身发展任务和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进行“在线公证”法律机制探索。2017年7月,全国公证工作会议上,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对公证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当代的法律服务基础要立足于让人民群众更加便捷、迅速的享受到法律的权威和公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协调城乡法律一体化宣传建设,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同时也要对律师行业,公证行业的工作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在大数据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公证行业也开始进行行业转型升级,开启“互联网+公证”的法律机制探索,“在线公证”应运而生。“在线公证”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使得公证员可以减少外出核实信息等事务性繁琐工作,在有效时间内办理更多的公证业务,进而提高办证效率。而且,“在线公证”对公证当事人也是极其有益的,公证当事人通过在线受理平台、自助办证机可以实现部分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时间成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二、“在线公证”法律机制概述
(一)“在线公证”的法律属性
(二)“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三)“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程序流程
(四)我国“在线公证”的发展状况
三、“在线公证”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在线公证”法律适用机制存在风险
1.“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缺乏相关法律保障——以“互联网金融在线公证”和“三农”公证为例
2.“在线公证”的法律效力易出现瑕疵——以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为例
(二)“在线公证”技术支撑机制存在风险
1.电子商务提存公证平台技术风险问题
2.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技术风险问题
(三)“在线公证”法律机制运作机制不健全
1.缺乏统一的“在线公证”平台建设规划和标准
2.“在线公证”平台设计不够合理
3.“在线公证”平台应用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四)“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监管机制缺失
1.缺乏惩罚奖励监管机制
2.公证损害赔偿和保险责任制度需增设“在线公证”相关问题条款
(五)公证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
1.缺乏对“在线公证”服务理念的正确认识
2.缺乏能力复合型公证人才
3.公证员职业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四、完善“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在线公证”法律适用机制保障
1.坚持公证的四个原则
2.立法明确公证介入“三农”等实务的法律地位
3.明确“在线公证”法律效力与救济措施
(二)系统建设“在线公证”技术支撑机制的规范和标准
1.统一储技术标准和规范
2.统一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
3.统一数据和信息共享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健全“在线公证”法律机制运作机制
1.打造全国公证数据平台
2.加强对“在线公证”平台应用的宣传推广
(四)完善“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监管机制
1.建立健全在线公证业务管理制度
2.完善在线公证赔偿与保险责任制度
(五)加强公证人才队伍建设
1.正确理解“在线公证”服务理念
2.培养能力复合型公证业务人才
3.提高公证员职业综合素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 姜文宇. 现代交际. 2019(18)
[2]“互联网+”下的“无证明”和“最多跑一次”[J]. 吴剑飞. 中国公证. 2019(09)
[3]“互联网+”创新推动公证发展背景及现状介绍[J]. 汤琳,陈如炮. 中国公证. 2019(09)
[4]互联网时代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新发展[J]. 郑越绮,屠莹莹. 中国公证. 2019(09)
[5]运用互联网思维看公证改革和业务创新[J]. 袁媛,郭春江. 中国公证. 2019(08)
[6]公证在线存证平台与保全证据公证比较研究[J]. 司徒颖聪. 中国公证. 2019(05)
[7]公证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J]. 谢京杰. 中国公证. 2019(04)
[8]公证信息化道路问题初探[J]. 宫楠,卜天石. 中国公证. 2019(03)
[9]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证机构保全证据业务的转型和发展[J]. 上海市徐汇公证处课题组,潘浩. 中国公证. 2019(03)
[10]互联网思维下的公证业务拓展[J]. 董玉国. 中国公证. 2019(02)
博士论文
[1]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 郭志远.中国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公证与诉讼对接机制研究[D]. 潘文婷.扬州大学 2018
[2]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及其认定研究[D]. 刘晓清.厦门大学 2017
[3]公证文书证明力研究[D]. 王桂英.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从公共服务视角看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 尹洁.复旦大学 2011
[5]外国公证制度比较及借鉴研究[D]. 郝海涛.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54870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二、“在线公证”法律机制概述
(一)“在线公证”的法律属性
(二)“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三)“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程序流程
(四)我国“在线公证”的发展状况
三、“在线公证”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在线公证”法律适用机制存在风险
1.“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缺乏相关法律保障——以“互联网金融在线公证”和“三农”公证为例
2.“在线公证”的法律效力易出现瑕疵——以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为例
(二)“在线公证”技术支撑机制存在风险
1.电子商务提存公证平台技术风险问题
2.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技术风险问题
(三)“在线公证”法律机制运作机制不健全
1.缺乏统一的“在线公证”平台建设规划和标准
2.“在线公证”平台设计不够合理
3.“在线公证”平台应用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四)“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监管机制缺失
1.缺乏惩罚奖励监管机制
2.公证损害赔偿和保险责任制度需增设“在线公证”相关问题条款
(五)公证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
1.缺乏对“在线公证”服务理念的正确认识
2.缺乏能力复合型公证人才
3.公证员职业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四、完善“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在线公证”法律适用机制保障
1.坚持公证的四个原则
2.立法明确公证介入“三农”等实务的法律地位
3.明确“在线公证”法律效力与救济措施
(二)系统建设“在线公证”技术支撑机制的规范和标准
1.统一储技术标准和规范
2.统一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
3.统一数据和信息共享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健全“在线公证”法律机制运作机制
1.打造全国公证数据平台
2.加强对“在线公证”平台应用的宣传推广
(四)完善“在线公证”法律机制监管机制
1.建立健全在线公证业务管理制度
2.完善在线公证赔偿与保险责任制度
(五)加强公证人才队伍建设
1.正确理解“在线公证”服务理念
2.培养能力复合型公证业务人才
3.提高公证员职业综合素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 姜文宇. 现代交际. 2019(18)
[2]“互联网+”下的“无证明”和“最多跑一次”[J]. 吴剑飞. 中国公证. 2019(09)
[3]“互联网+”创新推动公证发展背景及现状介绍[J]. 汤琳,陈如炮. 中国公证. 2019(09)
[4]互联网时代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新发展[J]. 郑越绮,屠莹莹. 中国公证. 2019(09)
[5]运用互联网思维看公证改革和业务创新[J]. 袁媛,郭春江. 中国公证. 2019(08)
[6]公证在线存证平台与保全证据公证比较研究[J]. 司徒颖聪. 中国公证. 2019(05)
[7]公证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J]. 谢京杰. 中国公证. 2019(04)
[8]公证信息化道路问题初探[J]. 宫楠,卜天石. 中国公证. 2019(03)
[9]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证机构保全证据业务的转型和发展[J]. 上海市徐汇公证处课题组,潘浩. 中国公证. 2019(03)
[10]互联网思维下的公证业务拓展[J]. 董玉国. 中国公证. 2019(02)
博士论文
[1]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 郭志远.中国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公证与诉讼对接机制研究[D]. 潘文婷.扬州大学 2018
[2]我国电子数据保全公证及其认定研究[D]. 刘晓清.厦门大学 2017
[3]公证文书证明力研究[D]. 王桂英.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从公共服务视角看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 尹洁.复旦大学 2011
[5]外国公证制度比较及借鉴研究[D]. 郝海涛.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54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5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