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的法律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20:31
陪审制度是人类社会为追求司法民主化而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堪称人类文明进程中历史最为悠久、生命力最为顽强的一种司法制度。纵观世界范围的陪审制度,其主要形式有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民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没有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而是由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这就要求人民陪审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是陪审员胜任陪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关涉陪审制度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 法律教育本身是适用于多个领域,但对于人民陪审员这个特殊群体,法律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特殊性。必要性在于要通过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法律教育来提高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特殊性在于,由于受教育对象的特殊,从而使得法律教育的目标模式、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其特殊性。 本文结合法律教育理论与陪审工作实践,从提高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着眼,探究提高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特定法律教育之路。文章指出这种特定法律教育的目标是...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概述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法律依据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三) 人民陪审员制度同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在职能和运行上的比较研究
(四)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
二、 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与法律教育的关系
(一) 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重要性
1 、 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关涉陪审制度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
2 、 陪审现状与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关系
(二) 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概念和内容
1 、 法律政治素质
2 、 法律心理素质
3 、 法律文化素质
4 、 法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
(三) 提高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途径--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法律教育
1 、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教育
2 、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法律教育
三、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特定法律教育的目标模式
(一) 设计目标应体现的特征
(二) 特定实务法律人的概念
(三) 特定实务法律人的培养模式
四、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特定法律教育的内容
(一) 有关陪审制度的教育
(二) 有关审判理念的教育
1 、 审判理念的内容
2 、 审判理念的培养
(三) 有关审判知识和办案能力的教育
1 、 有关审判知识的教育
2 、 有关办案能力的培养
五、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特定法律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过程
(一) 特定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 讲授法#.35
2 、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35
3 、 案例教学法#.36
4 、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36
5 、 读书指导法#.37
6 、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方法#.37
(二) 特定法律教育的教学形式
1 、 定期集中法律培训
2 、 网上法律知识跟踪指导与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3 、 筹建“人民陪审员特定法律教育”网站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视中国法学教育[J]. 吕志祥,杨岩梅. 社科纵横. 2002(06)
[2]法律图书馆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中美法律图书馆比较研究[J]. 于丽英. 法学评论. 2003(01)
[3]中外法律教育比较——法学教育向实践方向改革的建议[J]. 吴金和. 当代法学. 2002(12)
[4]中国和欧洲法学教育发展比较研究[J]. 张宝昆,刘勤,陈双平. 思想战线. 2002(05)
[5]法学教育中的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J]. 黄建武. 学术研究. 2002(10)
[6]论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J]. 夏锦文. 学术研究. 2002(10)
[7]法学教育模式改革探索——来自中山大学法律诊所的经验[J]. 蔡彦敏,黄巧燕,赵彤. 学术研究. 2002(10)
[8]提高法学教育质量 培养新型法律人才[J]. 刘正浩. 教育发展研究. 2002(09)
[9]论现代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伦理教育[J]. 齐延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5)
[10]法学教育培养什么[J]. 杨云霞. 前沿. 2002(08)
本文编号:3258443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概述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法律依据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三) 人民陪审员制度同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在职能和运行上的比较研究
(四)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
二、 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与法律教育的关系
(一) 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重要性
1 、 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关涉陪审制度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
2 、 陪审现状与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关系
(二) 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概念和内容
1 、 法律政治素质
2 、 法律心理素质
3 、 法律文化素质
4 、 法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
(三) 提高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的途径--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法律教育
1 、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教育
2 、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法律教育
三、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特定法律教育的目标模式
(一) 设计目标应体现的特征
(二) 特定实务法律人的概念
(三) 特定实务法律人的培养模式
四、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特定法律教育的内容
(一) 有关陪审制度的教育
(二) 有关审判理念的教育
1 、 审判理念的内容
2 、 审判理念的培养
(三) 有关审判知识和办案能力的教育
1 、 有关审判知识的教育
2 、 有关办案能力的培养
五、 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的特定法律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过程
(一) 特定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 讲授法#.35
2 、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35
3 、 案例教学法#.36
4 、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36
5 、 读书指导法#.37
6 、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方法#.37
(二) 特定法律教育的教学形式
1 、 定期集中法律培训
2 、 网上法律知识跟踪指导与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3 、 筹建“人民陪审员特定法律教育”网站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视中国法学教育[J]. 吕志祥,杨岩梅. 社科纵横. 2002(06)
[2]法律图书馆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中美法律图书馆比较研究[J]. 于丽英. 法学评论. 2003(01)
[3]中外法律教育比较——法学教育向实践方向改革的建议[J]. 吴金和. 当代法学. 2002(12)
[4]中国和欧洲法学教育发展比较研究[J]. 张宝昆,刘勤,陈双平. 思想战线. 2002(05)
[5]法学教育中的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J]. 黄建武. 学术研究. 2002(10)
[6]论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J]. 夏锦文. 学术研究. 2002(10)
[7]法学教育模式改革探索——来自中山大学法律诊所的经验[J]. 蔡彦敏,黄巧燕,赵彤. 学术研究. 2002(10)
[8]提高法学教育质量 培养新型法律人才[J]. 刘正浩. 教育发展研究. 2002(09)
[9]论现代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伦理教育[J]. 齐延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5)
[10]法学教育培养什么[J]. 杨云霞. 前沿. 2002(08)
本文编号:3258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25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