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式审判:类型化案件审判方式的改革路径和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1-09-22 14:25
"要素式审判法",是根据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婚姻家事等类型化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提取类案审理中必备的事实和法律要素,简化无争议要素审理程序,重点围绕争议要素进行审理并撰写裁判文书的一种审判工作方法。一般包括立案及庭前填写要素表、要素式庭审和要素式文书三个阶段。要素式审判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带动了庭审方式、裁判文书和审判团队的改革,提高了案件审判质效,促进了审判专业化。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要素式庭审流程
据调查,按照以往庭审方式,对于一个简单案件,完成全部程序平均需耗时2.5小时。对于较为复杂的案件,花费数个工作日用于庭审调查的情况并不鲜见。[14]有法官认为,目前案件多次庭审和庭审耗时长的原因在于:一是很多案件未作庭前准备即开庭审理,争点事先不明;二是普遍存在突袭举证和答辩;三是法庭调查大量时间消耗在证据三性的浅层梳理上,缺乏对争点事实和证据的辩论交锋,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轻重失衡;四是法官没有充分释明及公开心证,庭审效果不佳。[15]有法官认为,当前庭审方式的痼疾是无答辩、无证据交换、无争点的“三无庭审”以及诉请不明确、审理对象不明确、审理范围不明确的“三不明”庭审。[16]要素式庭审充分发挥庭前准备程序的作用,通过填写要素表,固定了诉请、争点和证据,庭审围绕争点举证、质证和辩论,无争议事实无需举证、质证,使开庭审理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加高效、快捷,基本做到只需一次开庭审理。要素式庭审按照相关要素的顺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审理时先告知双方当事人对于相关案件事实的调查及辩论均包含在对要素的审理之中。然后由法官将需要审理的要素一一列明并征求诉辩双方对于法庭所确定的审理范围有无异议或补充。对案件相关要素审理完毕后,询问当事人有无补充。最后由当事人陈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落实庭审实质化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修改后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为中心[J]. 李战亚. 法学杂志. 2016(12)
[2]民事庭审实质化实现的制度保障[J]. 常宝莲. 学理论. 2016(09)
[3]深圳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助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J]. 黄振东. 中国审判. 2015(19)
本文编号:3403908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要素式庭审流程
据调查,按照以往庭审方式,对于一个简单案件,完成全部程序平均需耗时2.5小时。对于较为复杂的案件,花费数个工作日用于庭审调查的情况并不鲜见。[14]有法官认为,目前案件多次庭审和庭审耗时长的原因在于:一是很多案件未作庭前准备即开庭审理,争点事先不明;二是普遍存在突袭举证和答辩;三是法庭调查大量时间消耗在证据三性的浅层梳理上,缺乏对争点事实和证据的辩论交锋,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轻重失衡;四是法官没有充分释明及公开心证,庭审效果不佳。[15]有法官认为,当前庭审方式的痼疾是无答辩、无证据交换、无争点的“三无庭审”以及诉请不明确、审理对象不明确、审理范围不明确的“三不明”庭审。[16]要素式庭审充分发挥庭前准备程序的作用,通过填写要素表,固定了诉请、争点和证据,庭审围绕争点举证、质证和辩论,无争议事实无需举证、质证,使开庭审理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加高效、快捷,基本做到只需一次开庭审理。要素式庭审按照相关要素的顺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审理时先告知双方当事人对于相关案件事实的调查及辩论均包含在对要素的审理之中。然后由法官将需要审理的要素一一列明并征求诉辩双方对于法庭所确定的审理范围有无异议或补充。对案件相关要素审理完毕后,询问当事人有无补充。最后由当事人陈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落实庭审实质化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修改后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为中心[J]. 李战亚. 法学杂志. 2016(12)
[2]民事庭审实质化实现的制度保障[J]. 常宝莲. 学理论. 2016(09)
[3]深圳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助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J]. 黄振东. 中国审判. 2015(19)
本文编号:3403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0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