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法定犯裁判事实证成中人机协同系统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1-11-03 12:16
  人工智能司法裁判系统的研究应该兼顾技术发展边界和司法实践需求,由定罪系统的全局性模型建构转向裁判事实的要素式模型建构。而法定犯裁判事实证成过程中客观事实与规范事实的强结构性和弱伦理性,决定了其在讲求形式逻辑却存在常识障碍的人工智能司法裁判系统建构中操作性更强、契合度更高。针对法定犯客观事实与规范事实比对过程中结构性特征的强弱和伦理性色彩的浅重,匹配相吻合的人工智能概念表示和知识表示架构以奠定裁判事实知识图谱数据基础,与此同时嵌入允许例外的图尔敏论证逻辑建构裁判事实的解释模型,进而充实法定犯的裁判事实综合数据库和司法裁判规则数据库。将已然标准化、形式化的法定犯裁判事实类型通过人机协同系统算法化、流程化,以实现法定犯司法裁判智能化的目的。 

【文章来源】:当代法学. 2020,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定犯裁判事实认定的强结构性和人工智能的逻辑性优势
    (一)法定犯事实认定的强结构性为形式逻辑的建构提供可能
    (二)法定犯事实认定的强结构性使专家系统的操作性更强
三、法定犯裁判事实认定的弱伦理性和人工智能的常识性障碍
    (一)法定犯事实认定的弱伦理性为常识判断的规避提供契机
    (二)法定犯事实认定的弱伦理性在常识性建构中契合度更高
四、人工智能在人机协同系统中功能发挥的建构反思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和知识表示奠定逻辑推理基础
    (二)专家系统的数据推理模型建构整合逻辑推理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犯裁判结构的功能性研究——以法律结构与社会结构互动机制为视角[J]. 孙树光.  政治与法律. 2019(06)
[2]我国刑事司法智能化的知识解构与应对逻辑[J]. 孙道萃.  当代法学. 2019(03)
[3]“选购成衣”与“量体裁衣”:欧陆与英美司法进路之比较[J]. 李红海.  比较法研究. 2019(01)
[4]人工智能法律系统:两个难题和一个悖论[J]. 张保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话语冲突及其理论解读[J]. 王禄生.  法学论坛. 2018(05)
[6]抽象危险犯形态法定犯的出罪机制——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为切入[J]. 杜小丽.  政治与法律. 2016(12)
[7]走向刑法的现代化[J]. 储槐植.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8]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J]. 张明楷.  人民检察. 2014(09)
[9]专家证言的概念性挑战[J]. 罗纳德·J·艾伦,汪诸豪.  证据科学. 2014(01)
[10]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13(04)



本文编号:3473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73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