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锡五审判方式评析
发布时间:2017-05-06 03:00
本文关键词:马锡五审判方式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被大家所熟知并享誉中外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其重在强调法院以调解解决纠纷,提高法院案件审理质量与化解社会纠纷能力的工作信念,可谓司法部贯彻落实“司法为民”精神和建构和谐社会的体现。就在这种环境下,司法的消极特征和正当程序对于法治的重要意义,受到人民空前地重视;但是,法治秩序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在执政者选择法治为治国方略后就能立即建成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内陆欠发达地区,囿于经济文化的制约,民众和官员对于司法的期望还与现代法治存在着很大一段距离。正如近来某位大法官所言,法官有时还是要对诉讼双方做些思想工作,因为如不加以必要指导,当事人不该主张的却坚持主张,而依法可以主张的却不去主张,如果一味以超脱的裁判者身份自居,则判决的结果将明显在实体上出现偏差,不但导致判决无法执行,而且还必将会导致当事人的讼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锡五审判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及时雨”。好的外国经验固然要拿来用,司法制度也要大胆改造移植,也就是要与时俱进,跟得上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的法制建设的步伐。但是,我们自己有好的传统就一定要要坚持,在此基础上改进并完善,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事争端解决体系。 本文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评析以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概述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的背景,通过相关书籍、报道、学者著作和前人写过的相关论文等方式开始初步学习了解这一审判方式,对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相关学者著述界定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含义及其特点。同时,论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所处在的经济社会、法律、政治背景。从中认识到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产生正像学者所讲的,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时期。于是对马锡五审判审判方式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第二部分,以马锡五审方式产生的价值为视角,分析了其曾经被司法界誉为“东方经验”的历史价值和对当代司法实践活动所产生积极影响的当代价值。其中,在当代价值这块领域又比较详细介绍了笔者自认为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价值的延伸——以福建建宁法院“里心法庭”为代表。并对这个极具马锡五审判方式色彩的“里心审判方式”进行了简单阐述;认为,是“里心审判方式”把作为一名法官所应具备的的良知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价值的体现,“里心”的出现,使“马锡五”精神在当代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第三部分,探究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现在司法实践中所产生的弊端。由于事物都具有有两面性,评析马锡五审判方式就不能一味的肯定并推崇其价值部分。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受到“审判必须遵守程序正当性”这一趋势的强烈冲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马锡五审判方式注重调解不注重程序是司法体制进步的一次倒退。 最后一部分,从马锡五精神对现代民事诉讼制度所产生的借鉴意义进行讲述。提出我们应赋予马锡五审判方式新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着介绍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法官所应该具备的要求。并认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固然有其固有的缺陷,但也存在合理的一面。最后提出,重新塑造马锡五精神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相信重塑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我国当前解决民事纠纷案件具有一定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也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马锡五审判方式 价值 弊端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D929;K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马锡五审判方式概述10-13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的背景10-11
- (一) 经济社会背景10
- (二) 法律背景10-11
- (三) 政治背景11
-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含义11-12
- 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12-13
- 第二章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价值13-20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价值分析13
-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价值体现13-20
- (一) 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里心审判方式”13-14
- (二) 里心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的延伸14-15
- (三) 里心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缩影15-18
- (四) 里心审判方式——倡导法官依职权适当调查取证18-20
- 1. 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正当性18
- 2. 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合理性的分析18-20
- 第三章 马锡五审判方式存在的局限性20-28
- 一、追求客观事实与现代法治追求法律事实不符20
- 二、重实体轻程序20-22
- 三、带有“青天”的理想主义色彩不符现代法律文化精神22-25
- 四、违背现代司法中要求公检法三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25-28
- 第四章 马锡五审判精神对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启示28-34
- 一、应注入马锡五审判方式新的内涵28
- 二、对法官的要求28-30
- 三、重塑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可能性30-34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展30-32
- (二) 回归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32
- (三) 一定范围内仍然保持着生命力32-34
- 结语34-36
- 注释36-37
- 参考文献37-38
- 后记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马锡五;;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司法工作[J];法学研究;1955年01期
3 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的若干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1986年05期
4 张卫平;;回归“马锡五”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马锡五审判方式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