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职业中的社会性别因素 ————基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角度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11-06 17:33
现代律师职业的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要求并未出现很明显的性别倾向,但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女性律师整体上处在职业性别不平等的困境之中。中国女性律师的处境同时也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整体处于劣势的一个缩影。针对在市场化环境下的律师职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美国学者曾采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理论分析造成法律职业系统中女性群体的不利处境的原因,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美国学者在研究阻碍女性在法律职业中发展的因素时发现,作为性别偏见在人的认知层面的表现,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女性律师的不利处境存在关联。但是中国研究者目前较少采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这一视角进行探析,因而这一问题存在深入探究的空间,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中国民众对于律师群体是否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依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确定了对于女性律师的三类职业性别刻板印象:(1)女性的人格特征不符合法律职业的要求。(2)女性的生理特征导致女性与律师职业存在冲突。(3)女性律师人际交往能力弱、社会资本不足。进而,本文结合多重因素提出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准实验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探究。本文所提出的假设具体包括:假设1:中国民...
【文章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实证设计
第一节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概述
第二节 实证研究思路
第三节 实证步骤概述
第三章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节 准实验结果
第二节 深度访谈结果
第三节 中国民众对于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第四节 实证结论
第四章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既有社会性别体制的影响
第二节 法律对于社会性别的建构
第三节 律师职业系统与社会性别问题的关联
第五章 促进律师职业性别平等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具备社会性别视角的相关法律规范和制度
第二节 建立多层次的维护性别平等的专门机构
第三节 以社会性别意识为指导改革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性别盲视:法治建设中女性政治贫穷化及其解释 [J]. 汪超,刘涛.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6)
[2]中国律师职业的兴起(下)——以商务律师为中心 [J]. 许可. 交大法学. 2017(01)
[3]中国律师职业的兴起(上)——以商务律师为中心 [J]. 许可. 交大法学. 2016(04)
[4]从社会性别意识缺失看我国离婚救济制度虚化 [J]. 张雅维.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2)
[5]市场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2009 JSNet全国数据 [J]. 陈煜婷,张文宏. 社会. 2015(06)
[6]’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述评 [J]. 薛宁兰. 妇女研究论丛. 2015(06)
[7]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异:一个社会资本的解释 [J]. 程诚,王奕轩,边燕杰. 人口研究. 2015(02)
[8]法律商业主义解析 [J]. 黄文艺,宋湘琦. 法商研究. 2014(01)
[9]法律职业的政治命运 [J]. 刘思达. 交大法学. 2013(01)
[10]法律变迁的结构性制约——国家、市场与社会互动中的中国律师职业 [J]. 程金华,李学尧.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博士论文
[1]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 饶志静.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连淑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80241
【文章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实证设计
第一节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概述
第二节 实证研究思路
第三节 实证步骤概述
第三章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节 准实验结果
第二节 深度访谈结果
第三节 中国民众对于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第四节 实证结论
第四章 律师职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既有社会性别体制的影响
第二节 法律对于社会性别的建构
第三节 律师职业系统与社会性别问题的关联
第五章 促进律师职业性别平等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具备社会性别视角的相关法律规范和制度
第二节 建立多层次的维护性别平等的专门机构
第三节 以社会性别意识为指导改革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性别盲视:法治建设中女性政治贫穷化及其解释 [J]. 汪超,刘涛.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6)
[2]中国律师职业的兴起(下)——以商务律师为中心 [J]. 许可. 交大法学. 2017(01)
[3]中国律师职业的兴起(上)——以商务律师为中心 [J]. 许可. 交大法学. 2016(04)
[4]从社会性别意识缺失看我国离婚救济制度虚化 [J]. 张雅维.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2)
[5]市场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2009 JSNet全国数据 [J]. 陈煜婷,张文宏. 社会. 2015(06)
[6]’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述评 [J]. 薛宁兰. 妇女研究论丛. 2015(06)
[7]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异:一个社会资本的解释 [J]. 程诚,王奕轩,边燕杰. 人口研究. 2015(02)
[8]法律商业主义解析 [J]. 黄文艺,宋湘琦. 法商研究. 2014(01)
[9]法律职业的政治命运 [J]. 刘思达. 交大法学. 2013(01)
[10]法律变迁的结构性制约——国家、市场与社会互动中的中国律师职业 [J]. 程金华,李学尧.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博士论文
[1]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 饶志静.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连淑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80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8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