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检察权与环境公益诉讼

发布时间:2017-05-13 05:15

  本文关键词:论检察权与环境公益诉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社会大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去年刚刚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首次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予以明确规定,为这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打开了一扇大门。毋庸置疑,环境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但如果把环境公益诉讼问题比喻作一个皇冠的话,那么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问题便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这一问题始终是备受各界争议的热点与焦点,也是研究环境公益诉讼所无法越过的首要问题。对于此问题,最新的环境基本法环保法的立法动向更趋向于赋予环保组织以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但本文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公诉机关与法律监督机关,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更具公信力,实践操作更加专业与规范,且各地检察机关已有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所以,新的立法亦应赋予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并明确其对其他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监督权,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更好地发展与完善。 围绕“检察权与环境公益诉讼”这一主题,本文共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首先,从公益诉讼的起源、发展与概念争鸣入手,进而详细论述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理念,以期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分类及理论基础等基本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第二,从立法授权、实践探索、立法新动向等三个角度对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即赋予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并明确其对其他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监督权;第三,从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争议入手,详细论述其理论基础、法律依据、重要意义和各地检察机关的实践探索等方面,以期论证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正当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第四,以比较法的视角,对比、分析并借鉴域外相关经验,为我国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通过对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应遵循的价值目标、基本原则、案件来源、参与方式的选择以及其权利义务、举证责任等具体问题的界定,为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实践绘制蓝图,使其能够切实可行。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起诉主体资格 检察机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3;D925.1;D9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1
  • 一、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0-11
  • 本论11-31
  • 一、 环境公益诉讼初探11-14
  • (一) 何为公益诉讼?11-12
  • 1.公益诉讼之起源与发展11
  • 2.公益诉讼之概念争鸣11-12
  • (二) 何为环境公益诉讼?12-14
  • 1.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及分类12-13
  • 2.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13-14
  • 二、 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问题初探14-16
  • (一) 立法授权14-15
  • (二) 实践探索15
  • (三) 立法新动向15-16
  • (四) 立法建议的提出16
  • 三、 检察权与环境公益诉讼16-21
  • (一)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争议概述16-17
  • (二)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17-18
  • 1.现代诉权理论17
  • 2.诉讼信托理论17-18
  • 3.当事人理论18
  • 4.社会正义理论18
  • (三)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18-20
  • 1.基本法依据18-19
  • 2.实体法依据19
  • 3.诉讼法依据19
  • 4.组织法依据19-20
  • (四)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重要意义20-21
  • 1.完善资源与环境保护方式20
  • 2.扩充环境侵权救济途径20
  • 3.促进环境公益诉讼切实可行20-21
  • (五)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探索与吁求21
  • 四、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域外借鉴21-23
  • (一) 域外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考察21-23
  • 1.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考察21-22
  • 2.欧洲诸国环境公益诉讼考察22
  • 3.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考察22-23
  • (二) 域外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总结23
  • 五、 检察权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23-31
  • (一) 价值目标23-24
  • 1.公平正义24
  • 2. 科学发展24
  • (二) 基本原则24-25
  • 1. 有利于保障环境公共利益与公民环境权益原则24
  • 2. 有利于调动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原则24-25
  • 3. 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原则25
  • 4. 穷尽其他诉讼主体与救济途径原则25
  • 5. 防止检察机关权力滥用原则25
  • (三) 案件来源25-27
  • 1. 公民、社会组织与团体举报25-26
  • 2. 环保行政部门移送26
  • 3. 检察机关自行发现26
  • 4. 媒体与网络披露26
  • 5. 各级人大责成26-27
  • (四) 参与方式27-28
  • 1.帮助起诉27
  • 2.督促起诉27
  • 3.直接起诉27
  •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7-28
  • 5. 诉讼监督28
  • 6.参与方式的具体路径选择28
  • (五) 其他问题的界定28-31
  • 1.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界定28-29
  • 2.关于举证责任分配问题29
  • 3.关于诉讼费用及赔偿金问题29
  • 4.关于调解、和解问题29-30
  • 5.关于撤诉、反诉、上诉和抗诉等问题30-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忠梅;;环境公益诉讼辨析[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2 王蓉;陈世寅;;关于检察机关不应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法理分析[J];法学杂志;2010年06期

3 韩波;;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J];当代法学;2013年01期

4 吴勇;;环境民事公诉适格原告的实践考察与立法选择[J];法治研究;2013年03期

5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新起点——《民诉法》修改之评析与《环保法》修改之建议[J];法学评论;2013年01期

6 段继涛;;检察机关担当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正当性分析[J];环境经济;2013年10期

7 王红岩,王福华;环境公害群体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从环境公害诉讼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199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论检察权与环境公益诉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1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