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结构如何影响司法实践?——以法院的立案实践为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22-02-22 14:41
  学界很少关注法院的组织结构问题。司法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常被归结为程序及其制度的设计问题。借鉴组织学中的结构情境理论,以法院三十余年来的立案实践为分析对象可以看出,司法实践的效果与法院所采用的"结构—程序"组合存在重要关系,组织结构与程序制度之间的匹配或失配关系是组织结构影响司法实践的核心机制。组织结构所代表的是法院内部的权力划分安排,结构与程序的关系实则反映的是法院的权力安排与司法程序的配置相容问题。法院的组织结构之所以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根源在于中国司法特殊的权力实践方式。为实现诉权保障的司法价值,确保组织结构不成为其障碍,可行的解决之途或在于以程序吸纳结构,将结构纳入程序的价值关照之中。 

【文章来源】:政法论坛. 2020,3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与案例的选择
    (一)结构情境理论之概述
    (二)分析对象之选择
三、变迁中的立案:结构、程序及其关系
    (一)结构与程序的历史变迁
        1. 结构变迁:从立审合一到立审分立
        2. 程序变迁: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二)不同“结构—程序”组合下的关系确定
四、“结构—程序”关系下的立案实践:基于法院收案量的分析
    (一)三十年来的法院收案量观察
    (二)“结构—程序”组合与司法政策的实现
五、权力框架与对应配置:司法实践中的“结构—程序”关系
六、程序吸纳结构:一种理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法院立案环节的压力化解策略及其改革[J]. 于龙刚.  现代法学. 2019(05)
[2]立案登记背景下立案庭的定位及其未来走向[J]. 张嘉军.  中国法学. 2018(04)
[3]起诉条件前置审理论[J]. 段文波.  法学研究. 2016(06)
[4]论民事诉讼登记立案的文本之“困”与实践之“繁”[J]. 曲昇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3)
[5]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法院在社会转型中的司法角色[J]. 陆永棣.  中国法学. 2016(02)
[6]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J]. 周强.  人权. 2016(02)
[7]司法改革的理论反思[J]. 陈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8]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J]. 刘忠.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05)
[9]人民调解:衰落与复兴——基于1986—2009年人民调解解纷数量的分析[J]. 朱新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4)
[10]中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J]. 傅郁林.  法学家. 2011(01)



本文编号:3639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39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2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