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公证证据规则

发布时间:2022-09-29 20:01
  新中国成立至今,公证业务已经在我国开展了几十年,公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公证制度本来就是舶来品,民国时期植入日本公证制度,新中国成立后,起先引入苏联公证模式,改革后又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法国的公证制度,在不断的借鉴变革中,我国的公证制度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定而具特色的公证模式,蛹化蝶飞有待时日。2005年8月第一部《公证法》通过,标志着我国公证事业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制定《民法典》的讨论,公证受到法学学者前所未有的关注,公证法学理论的繁荣是迟早的事。 笔者在北京市公证处实习一年,接触了大量公证案例,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借鉴,分析现阶段我国公证制度的利弊,笔者认为证据是公证制度的核心,革新、完善我国公证制度,不仅要如《2006年中国公证发展政策报告》所言,在组织机构方面落实公证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和人、财、物自主权,更要在公证机构业务运作上,对公证证据规则作全面梳理,建立起合理的公证证据规则来。惟有如此,我国公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正是笔者以“论公证证据规则”撰文的动因。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体部分...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公证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公证以及公证机构
    第二节 公证权性质
    第三节 公证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公证的历史沿革
        二、国外公证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公证证据规则的提出——结合我国公证改制以及证据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证证据之认识
    第二节 公证证据规则
第三章 诘问公证证据规则—以一案例为引子
    第一节 案情介绍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四章 对现实问题的理性答复—完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
    第一节 公证证据资格规则
        一、关联性方面
        二、适格性方面
    第二节 公证证据收集规则
        一、我国公证证据收集规则的概念
        二、公证证据收集规则缺陷
        三、证据收集规则与保全证据公证
        四、证据收集规则与科学技术
    第三节 证据保管规则
第五章 证据法理论视野下对公证证据规则的重要认识
    第一节 游离在自由心证和法定证据之间—公证证据规则的取向
    第二节 公证证据证明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商务公证问题初探[J]. 李力.  引进与咨询. 2006(09)
[2]论公证证明标准[J]. 叶欢江.  中国司法. 2006(08)
[3]《公证法》首次使用了“核实”一词[J]. 刘疆.  中国公证. 2006(01)
[4]经验与规则之间:为法定证据辩护[J]. 张友好.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06)
[5]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再认识与证据采信标准的规范化[J]. 何家弘.  中国法学. 2005(03)
[6]手机短信保全证据公证剖析[J]. 徐敏,刘春竹.  中国司法. 2005(02)
[7]《公证程序规则》的成功及其原则性缺陷[J]. 杨荣元.  中国司法. 2004(04)

博士论文
[1]论证据裁判原则[D]. 张弘.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3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83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