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关于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11:34
  科技与司法问题巳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肯尼斯·R·福斯特和彼得·W·休伯的《对科学证据的认定—科学知识与联邦法院》一书对司法与科技通过科学证据这一中间环节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是,包括这本著名论著在内的许多关于科技与司法的研究都在下述三个方面做得不够:一、将科学技术与司法的目的,即司法正义直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技与司法的作用机制;三、对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保证条件进行探讨。本文在深化肯尼斯·R·福斯特和彼得·W·休伯对司法与科技作用机制研究的同时也尝试着将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完善起来。 本文第一章鉴于学术界对司法正义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首先通过将正义抽象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从而推导出司法正义几种常见定义的不足,并从司法目的的角度给出了司法正义的定义—以一种正义观为标准,查明案件事实并且正确适用法律。接着对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科学技术的特征作了铺垫性的讨论。然后从共同目的的角度论证了科技与司法相互作用的必然性并根据改善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就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标准得出初步结论: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有三...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及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可能性讨论
    1.1 什么是司法正义?
        1.1.1 正义--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
        1.1.2 法律与正义
        1.1.3 司法正义的定义
    1.2 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
        1.2.1 司法过程的两种结构
        1.2.2 实现司法正义的制度条件
        1.2.3 实现司法正义的知识条件
    1.3 关于科学技术的一般分析
        1.3.1 科学及其与真理的关系
        1.3.2 科学方法与多数规则
        1.3.3 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
    1.4 科学技术可能促进司法正义实现吗?
        1.4.1 科学、技术与司法的共同目的
        1.4.2 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判定标准问题
        1.4.3 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可能方式
第二章 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基本机制
    2.1 科学证明--司法证明的革命
        2.1.1 司法证明方式的两次飞跃:从神证到人证再到物证
        2.1.2 物证的科学原理
        2.1.3 科学证据
    2.2 区别科学与非科学--法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2.2.1 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必要性问题
        2.2.2 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2.2.3 简论两大法系在区别科学与非科学问题上的差异
    2.3 科学证据的组成
        2.3.1 科学证据分为两个部分
        2.3.2 科学证据中的科学知识
        2.3.3 科学证据中的测量数据
    2.4 科学证据的可靠性
        2.4.1 科学证据中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
        2.4.2 科学证据中科学知识的有效性
        2.4.3 科学证据可靠性与背景信息
    2.5 科学证据的相关性
        2.5.1 相关性和司法证明的基础:因果关系
        2.5.2 相关性的认定和科学范式的联系
        2.5.3 简论关于因果关系的哲学理论
    2.6 科学证据的审查方法和科学证明的主体
        2.6.1 科学证据的审查方法
        2.6.2 法官是科学证明的合适主体吗?
        2.6.3 科学证明的联合主体
第三章 科学技术促进司法正义实现的保证条件探讨
    3.1 科学进步与司法正义的实现
        3.1.1 科学进步的模式
        3.1.2 科学常规时期、危机时期和革命时期的司法正义实现
        3.1.3 司法如何应对科学危机
    3.2 专家证人的义务和责任
        3.2.1 专家证人与普通证人和科学家
        3.2.2 专家证人的义务和责任
        3.2.3 专家证人承担责任的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5)



本文编号:3698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98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