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3:17
本文关键词:我国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可行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法院 三审合一 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知识产权审判模式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作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现行司法审判制度是由普通法院分散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这种分散审理的审判模式导致审判缺乏专业性、案件管辖冲突、司法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建立集中统一审判权的知识产权法院是确保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和改变普通法院分散审理缺陷的必由之路,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不仅顺应国际发展趋势,而且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效率和质量,,为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供了捷径。本文在综合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的概述”。先介绍了国内现有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和现有的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些机构,然后阐述了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和审判机构存在的弊端并以待改革。 第二部分:“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从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当前司法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来论述形成专门保护知识产权法院的紧迫性,再论述我国现有的有利于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说明我国有条件来建立知识产权法院。 第三部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院模式”。阐述了三种主要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并对有特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详细地分析。 第四部分:“对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想”。本文首先对理论界提出的三种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模式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我国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院。接着从法院模式设置、立法保障、审级制度与管辖制度、审判程序、法庭审判机制、培养技术型审判人员等多角度进行论述,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院提出具体构想。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院 三审合一 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知识产权审判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4;D92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序论8-9
- 一、 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的概述9-13
- (一)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审判体制9-10
- (二) 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构10
- (三) 我国现行审判体制之弊端10-13
- 1、 知识产权民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不合理10-11
- 2、 知识产权行政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存在交叉和冲突11
- 3、 知识产权审判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11
- 4、 技术法官制度的缺失11
- 5、 “三审合一”模式的混乱局面11-13
- 二、 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16
- (一) 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13-14
- 1、 有利于统一审判标准13
- 2、 有利于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形象13
- 3、 有利于解决确权机制问题13-14
- 4、 有利于解决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复杂性、专业性强问题14
- (二) 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可行性14-16
- 1、 进一步深化《战略纲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14
- 2、 案源充足14
- 3、 财务支持充足14-15
- 4、 国外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经验15-16
- 三、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院模式16-22
- (一)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模式16-17
- 1、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16-17
- 2、 德国联邦专利法院17
- (二) 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模式17-19
- (三) 独立的知识产权法院模式19-22
- 1、 泰国中央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法院19-20
- 2、 台湾智慧财产法院20-22
- 四、 对建立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想22-28
- (一) 对知识产权法院现有建构方案的评析22-24
- 1、 独立知识产权法院模式22-23
- 2、 统一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模式23
- 3、 设立知识产权分院模式23-24
- (二) 对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构想24-28
- 1、 立法保障24
- 2、 审级制度24
- 3、 管辖制度24-25
- 4、 审判程序25-26
- 5、 法庭审理机制26
- 6、 培养技术型审判人员26-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术文;曹新明;;日本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置及其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12期
2 沈强;;从“三审合一”到知识产权专门法院 兼论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和体制的改革[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8期
3 陈惠珍;徐俊;;论我国知识产权立体审判模式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6年04期
4 孙海龙;;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J];法律适用;2010年09期
5 惷中林;;境外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法律适用;2010年11期
6 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J];法学家;2008年03期
7 倪必勇;;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若干设想[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8 聂振华;;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与体制的完善[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12期
9 来小鹏;;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的法律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05期
10 钟莉;刘建新;王俊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衔接策略研究——兼论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机制[J];科技与法律;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华俊;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5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6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