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促进与保障——以法律关系的主体要素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促进与保障——以法律关系的主体要素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法律援助 法律关系 有效辩护 主体要素 司法实践
【摘要】:刑事法律援助法律关系在应然视阙下表现为国家与受援人的法律关系、国家与法援机构的行政关系和行政委托关系、法援机构与法援律师的行政关系和行政合同关系、法援律师与受援人的行政法律关系,以及法援机构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司法告知及监督关系。然而,实然视角下的刑事法律援助法律关系却存在种种令人忧思之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应当设立公设辩护人制度,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围,构建合理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西部地区司法政策的扶持力度并建立统一的协调衔接机制。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法律援助 法律关系 有效辩护 主体要素 司法实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原理及运用研究”(项目编号:14AFX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2;D926.5
【正文快照】: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法律援助法律关系作出重大调整,进而,2013年2月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公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两院两部《规定》)对2005年《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作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为加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佑平;吴羽;;公设辩护人制度的基本功能——基于理论阐释与实证根据的比较分析[J];法学评论;2013年01期
2 陈永生;;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问题与域外经验[J];比较法研究;2014年01期
3 叶青;中国《法律援助条例》述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冀祥德;;刑事辩护准入制度与有效辩护及普遍辩护[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5 陈瑞华;;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瑞华;;论农村法律援助的民间化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2 刘晓岚;;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许兵;;论法律援助在刑事被害人救助中的作用[J];中国司法;2009年11期
4 黄京平;时延安;徐俊驰;;负重的前行:《律师法》与刑辩律师权利的地方化实践[J];中国司法;2011年05期
5 王新忠;陈妍妍;;论建立对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体制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6 张笑滔;;政治寄居下的律师规制逻辑——历史与功能视野的考察[J];公法研究;2012年01期
7 张约文;;完善刑事法律援助的对策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2年02期
8 张锰霖;;扭曲的律师职业道德——刑事辩护权制度体系的侵蚀[J];经营管理者;2012年04期
9 李晶;;非法证据排除视角下的律师制度完善[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10 杨方泉;诸海云;;律师伪证罪新论[J];法律适用;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兵;;论法律援助在刑事被害人救助中的作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李琛;;刑事法官阅卷如何走向未来——改革轮回之后的实证研究[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胡志风;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蒋鹏飞;欺诈性侦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欣;法律援助能动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邹娅;侦查讯问过程中律师在场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华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动态考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谢柯;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辩护的现状和未来[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秀迪;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阿勒腾巴根;完善内蒙古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解中媛;中英刑事侦查讯问制度中的人权保障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迎龙;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颜建国;试论国家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彦萍;论我国刑事程序性辩护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2008年10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07期
2 杨泳,黄启英;论法律援助费用承担(上)[J];中国司法;2005年08期
3 宫晓冰;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J];中国司法;2005年10期
4 种若静;;英国法律援助费用控制探析[J];中国司法;2007年02期
5 冀祥德;;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 实现刑事辩护专业化——兼与张青松律师商榷[J];中国司法;2009年02期
6 简乐伟;张文静;;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 提高刑事辩护质量——“中国刑事辩护30年暨刑事辩护准入制度”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司法;2009年02期
7 左秀美;郭婕;;法律援助的国际视野[J];中国司法;2009年09期
8 郭婕;;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律援助工作经验概述[J];中国司法;2011年07期
9 杜开林;;死刑指定辩护的现状与完善——以南通市一审死刑刑事案件为例[J];法学;2009年11期
10 孙万怀;;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J];法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钱学敏;[N];检察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明;;论厘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J];理论导报;2010年05期
2 张振华;;论信任关系与法律关系的平衡[J];价值工程;2012年02期
3 严奇荣;;当事人在起诉时混同不同法律关系的处理[J];人民司法;2010年18期
4 申君贵;试论刑事再审法律关系[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5 刘仕才 ,黄胜春;浅议民事抗诉法律关系的特殊性[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王利明;;论和解协议[J];中国检察官;2014年07期
7 李娟;;浅谈教育法律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8 王志亮;略论劳动改造法律关系的客体[J];政法论坛;1994年05期
9 孙斌荣;;坚持的理由[J];江淮法治;2009年24期
10 张清鸿;公诉转自诉须理顺两种法律关系[J];人民检察;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阳;;论公诉人在刑事诉讼法庭上如何正确处理与律师、法官的法律关系[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岚;为何依据法律关系确定案由[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严利萍;论债在诉讼中的不特定性[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杨玉泉;民事案件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思维[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韩世远;理清船舶建造、买卖及融资中的法律关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李林;律师在法律职业中的地位[N];学习时报;2006年
6 薛同忠 何友成;关于立案案由的几点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记者 孙剑博 通讯员 张宝成 王珂;西安中院3案并调 4900万元一次支付完毕[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王蔚;无名案由的规范[N];法制日报;2005年
9 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辉县市人民法院 尚志东邋张西 张小涛 王文信;刑民交叉案件审理中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徐辉;如何规范无名案由[N];江苏经济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杜若英;仲裁法律关系基础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雪莲;司法强制拍卖主体法律关系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徐海东;行政诉讼中“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认定[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杨雪飞;论我国司法中情理与法律的冲突与协调[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白照迪;民事诉讼中的权利自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耀伟;刑民相关案件中民事权利保护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曾云艺;某保险公司诉袁某等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2年
8 王君;预防职务犯罪中检察约谈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5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6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