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调查权的范围与行使模式
本文关键词:民事检察调查权的范围与行使模式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事检察调查权的地位,但对民事检察调查权的范围与行使模式并无具体规定。为保障民事检察调查权的规范有效行使,立足民事检察调查权的权力属性和司法现状,民事检察调查权行使范围应以合法、必要、效益为原则,并规范民事检察调查权的具体范围,设计民事检察调查权的行使模式。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检察 调查权 界限 模式
【分类号】:D925.1;D926.3
【正文快照】: 2013年1月1日新施行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赋予了检察机关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为民事检察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然而该规定过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利凡;李长林;;论民事抗诉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7期
2 梁伟民;;检察机关民事调查取证权的限制[J];法制与社会;2012年31期
3 倪培兴;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上)[J];人民检察;2000年03期
4 张步洪;民行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J];人民检察;1999年08期
5 张智辉;法律监督三辨析[J];中国法学;2003年05期
6 张智辉;;论检察机关的调查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赵信会;宋聚荣;;论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善刚;王登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信会;;民事再审事由修改的理念及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3 吴如巧;谢锦添;;论中国法律监督的主体混同与独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道彬;;检察权独立行使之内涵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5 曹中启;陈建华;;论我国检察权的法律性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魏腊云;;国家最高检察机关侦查职能比较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刘继春;;从权力运行的角度论公诉工作如何有效实现惩治犯罪、保障人权两大价值目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8 李建坤;;浅析检察行为的宪政内涵和宪政意义[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1期
9 吕赵龙;易志斌;;检务保障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在反渎职侵权工作中强化法律监督的路径研究[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金波;;论“谁来监督检察院”——一个概念不明晰的命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郑在义;刘辉;;民事行政检察调查权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夏伟;王周瑜;;存异难: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之忧——以近十年判决无罪人数走势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明键;;检察权构成的优化配置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程晓璐;;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谦抑性[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叶文胜;张莉;;检察权本质属性定位引导检察机关领导体制革新[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优化检察权配置[C];2013年
8 孙春雨;张翠松;;宪法语境中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优化检察权配置[C];2013年
9 叶榕勤;范艳利;;新刑诉法背景下以公诉为目的导向的自侦案件内部监督机制研究——以公诉实务为视角[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韩成军;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张步文;侦查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胜强;法律解释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武召弟;论民事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慧贤;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林青;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武晓勇;公诉引导侦查之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陈亮;检察机关捕诉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赵璐;论检察公诉职权[D];复旦大学;2010年
8 高琳;行政公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调查权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宋坡;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性质、功能及制度完善[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马力;论民事检察调查取证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东,郝银钟;实然与应然:关于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随想——兼答王天国先生[J];法学;1999年06期
2 贺日开;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J];法学;1999年07期
3 熊跃敏;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制度论析——以德国民事诉讼为中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5 龙宗智;;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6 沈宗灵;权利、义务、权力[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7 王功杰;;民事抗诉调查权研究[J];人民检察;2009年18期
8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结构[J];人民检察;1999年05期
9 何家弘;执法长官与公诉律师——美国检察官职能评析[J];人民检察;1999年05期
10 张步洪;民行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J];人民检察;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建章;论民事检察监督法律关系[J];中国法学;1997年06期
2 赵许明;美国民事检察诉讼制度及其价值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周慧姝;对我国民事检察立法的几点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年04期
4 江宪法;论民事检察中运用证据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1年08期
5 傅国云;民事检察中证据的冲突与取舍[J];人民检察;2001年12期
6 伍治良,王海斌;民事检察证据理念定位及其实践[J];人民检察;2003年12期
7 蔡巍;论民事检察权的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邱玉梅;完善民事检察立法之我见[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江宪法;民事检察证据运用的法理与实践[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曹文海;民事检察听证制度初探[J];人民检察;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郑在义;;民事检察中的若干证据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喻晓川;;民事检察和解的理论分析及制度构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思考[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赵刚;刘淑媛;;服判息诉是民事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汪闻锋;;民事检察促成抗诉案件调解结案工作机制构建[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徐华;高祥;赵刚;;民事检察工作中如何化解社会矛盾——以服判息诉工作为研究视角[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邱生权;戎老虎;张艳斐;;和谐社会下的民事检察执行和解探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郑在义;刘辉;;民事检察权保障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胡卫列;马立东;薛伟宏;;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剑文;;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与实践——以制度创新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程元臣;;以“四个结合”、“四种意识”深入推进矛盾化解工作[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敏;山东省民事检察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东营日报;2011年
2 杨宗科 刘选程;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方向[N];北方法制报;2005年
3 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厅检察员 孙加瑞;我国民事检察的制度改革与重建[N];检察日报;2010年
4 涟水县检察院 陶书祥 张莉红;民事检察调解若干问题探析[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检察院 钟诚 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检察院 刘斌;如何增进民事检察建议实效[N];检察日报;2011年
6 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煜;民事检察中“新证据”的认定与适用[N];检察日报;2008年
7 记者 肖玮;加强对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的学习研究 做好民事检察工作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N];检察日报;2010年
8 汤在勉;基层检察院民事检察权探析[N];检察日报;2001年
9 王秀芹;民事检察工作有“十难”[N];法制日报;2001年
10 曹芳;民事检察应慎用调查取证权[N];江苏法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学成;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李昕;俄罗斯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我国民事检察和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闫富强;论我国民事检察建议的运行及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潘生;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重新构建[D];苏州大学;2002年
4 刘丽;我国民事检察建议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D];兰州大学;2013年
5 谌建华;论我国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2年
6 王爱静;民事检察建议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姚莲;论民事检察办案规则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施建清;民事检察的权能及运作方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赖臣;论民事检察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陈思思;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3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7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