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案件执行率高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17-09-13 15:43
本文关键词:民事调解案件执行率高问题初探
【摘要】:中国特色的民事调解制度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经验”。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大量民事调解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这与通过调解快速化解纠纷的制度设计初衷相违背。民事调解制度方面法官身份混同、保护当事人功能弱化、缺乏审级限制、缺乏审判监督和有效法律救济途径,法院方面偏重调解率考核指标、判决有风险、审判有压力、审执分离工作机制、法官违规调解、法官队伍素质有限,当事人方面法律意识和权利观念淡薄、诚信观念缺失、恶意调解、缺乏诉讼保全意识,三方面的原因造成大量民事调解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在民事调解制度方面,要实现调审相对分离,构建“当事人主义”的调解模式,合理规范法官释明权,限制调解审级,完善调解的审判监督机制,加大诉讼保全力度,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在法院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通过民事调解的审执合一降低反悔率,构建法院主导下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要限制当事人的反悔权,加大对恶意调解的惩戒力度,并改革法院人事制度,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当事人方面,要提高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实现民事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
【关键词】:民事调解 执行率高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英文摘要7-8
- 一、大量民事调解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8-10
- 二、造成民事调解高反悔率的原因10-21
- (一) 民事调解制度方面的原因10-14
- (二) 法院方面的原因14-17
- (三) 当事人方面的原因17-21
- 三、解决民事调解案件执行率高问题的构想21-34
- (一) 改革现行民事调解制度,真正实现自愿调解、合法调解21-24
- (二) 完善法院内部调解工作机制,奠定自觉履行协议的基础24-31
- (三) 提高当事人诉讼风险意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31-34
- 四、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 附件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钧,秦[?;论释明制度[J];法学;2003年09期
2 刘加良;;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实效化[J];法商研究;2013年04期
3 刘加良;;委托调解原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J];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5 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6 刘加良;;论委托调解的功能[J];中外法学;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844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4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