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
发布时间:2017-09-13 18:41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逐步推进,对裁判文书上网制度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产生了非常高的关注度。周强院长履新后,提出要在深化司法公开上有新的突破,而最为迫切且具现实意义的突破便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过去对司法公开的公众承诺落到实处,打造可接近的司法。网络是实现百姓最便捷接近司法的有效途径。最高院于2013年11月21日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宣布将逐步打造三大平台即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及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并最终以法院政务网为依托,实现一个网站对所有平台的链接。 《若干意见》作为一项纲领性文件,对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并未一一规范。事实上,未做规范也是因为最高法院对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尚未梳理出明确的处理方案,亟待从这一领域居于先进地位的国家吸取经验,而美国法院的裁判文书公开,不仅有完善的制度规范,系统运行实践也较为完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 当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前提是了解“他山”上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因此梳理美国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就变得格外重要。同我国裁判文书公开平台的地位相类似的,是美国联邦法院目前使用的PACER系统,该系统在美国裁判文书公开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们加以细致的分析和借鉴。除此之外,尽管州法院系统在裁判文书公开方面的完善度总体不及联邦法院系统,但其中个别州的裁判文书公开理念和特定公开环节依然具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闪光之处。 本文第一部分对美国裁判文书公开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首先将裁判文书公开权定位为一项长期存在的普通法权利,然后展示了美国裁判文书公开形式由纸质向网络的变迁历程,特别提到了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政务运动对美国裁判文书由纸质向网上公开形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美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之内容。由于美国的司法系统采用双轨制,联邦及各州法院在裁判文书公开方面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各不相同。本部分主要以联邦法院目前采用的PACER系统为例,从该系统公开的裁判文书范围、裁判文书内容及公众使用该系统的注册、检索、与费用支付程序等方面详细介绍美国裁判文书上网的相关制度规定和程序规则。这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 文章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国裁判文书上网领域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公众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互斥,从对网络隐私权的一般性关注及其法律应对入手,将目光锁定网络隐私权的特定领域——裁判文书公开中的当事人隐私权,全面展现了包括收集裁判文书中当事人隐私信息进而实施违法犯罪和出售所收集的信息等对当事人隐私权带来极大威胁的社会现实问题。 第四部分依循第三部分的逻辑,主要介绍了为解决上述现实困境,美国法学界在完善裁判文书上网方面的制度建议及法院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将视角重新定位于我国最高法院积极打造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从裁判文书公开基本平台的打造和具体公开程序的设置两方面对照分析美国既有裁判文书公开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文章最后指出最高法院在借鉴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裁判文书公开经验打造三大平台时,具体制度的设定中仍应以当前我国的法治发展现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利益衡量的基础,并结合近些年各地法院积极推进的司法公开实践,找准适合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前进之路,使我国司法制度的运行更为高效,更为公开,更具人性化。
【关键词】:美国法院 裁判文书 上网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71.2;DD91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一、美国裁判文书公开——从纸质到网络的发展11-20
- (一) 裁判文书公开的权利——一项普通法权利11-13
- (二) 电子政务运动推动当代美国裁判文书的网上公开13-20
- 1. 美国电子政务时代的全面开启13-15
- 2. 《电子政务法》的出台推动了联邦法院的信息化建设15-17
- 3. 法院记录网上公开制度的诞生17-20
- 二、美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之内容——以PACER为例20-36
- (一) PACER系统及PCL系统概说20-23
- (二) CM/ECF系统概说23-25
- (三) 美国裁判文书上网的政策与程序25-33
- 1. PACER系统为公众提供范围受限的电子案件裁判文书25-28
- 2. PACER系统的注册、检索、与费用支付程序和政策28-33
- (四) PACER用户满意度调查33-36
- 三、美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之运行困境及发展趋势36-50
- (一) 一般性网络隐私权问题36-39
- (二) 裁判文书上网对隐私权带来的困境39-43
- (三) 美国法学界关于裁判文书上网的隐私权困境的制度建议43-47
- 1. 有限裁判文书网络公开模式的制度建议44-45
- 2. 完全裁判文书网络公开模式的制度建议45-47
- (四) 美国法院关于裁判文书上网隐私权困境的发展趋势47-50
- 余论50-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雷;陈敬良;;美国电子政务的立法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苏力;;谨慎,但不是拒绝 对判决书全部上网的一个显然保守的分析[J];法律适用;2010年01期
3 韩朝炜;朱瑞;;裁判文书上网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衡平[J];法律适用;2012年04期
4 李友根;;裁判文书公开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J];法学;2010年05期
5 何帆;林娜;杨建文;龙飞;;外国裁判文书上网概况[J];法制资讯;2013年05期
6 张浩书;朱梅芳;;裁判文书网上公开问题研究——现代司法理念与司法实践的碰撞及其整合[J];金陵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曾娜;;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中的隐私问题研究[J];时代法学;2013年01期
8 胡道才;魏俊哲;;当事人隐私权保护视野中的司法透明之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3期
9 高一飞;;论数字化时代美国审判公开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0年10期
10 朱立言,张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演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845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4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