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

发布时间:2017-09-28 03:25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


  更多相关文章: 自律监管 司法介入 结构性利益冲突 外部控制 最小危险部门 合法性审查直接因果关系 买者自负


【摘要】: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然而,在实际中因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行为引起的诉讼纠纷正在突显出来。涉及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案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005年初最高人民法院为之专门出台了司法解释指定专门的管辖法院。《最高法院公报》分别于2008年、2009年刊登了涉及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案件。证监会在其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报告》中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措施(2008—2020年)提出了“逐步完善由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交易所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这些都使得本文对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司法介入具有了现实的社会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八个案例,并对它们涉及的争议焦点进行了分析。这八个案例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最后从当事人身份、所涉异议行为、交易所这类异议行为的权力渊源、交易所这些行为外观上存在的错误之处以及这类案件的前景这五个方面归纳出这八个案例的一些共同特征。 本文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在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必要性,首先分析了证券交易所内各利益主体间的结构性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冲突是没法通过自律来消解的,因此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行为就需要有效的外部控制,外部控制的方法除了司法介入还有行政、立法等方面的控制,而涉及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案件的出现则产生了对司法介入的现实需要。 第三部分,我们对法院介入其中的适当性进行了讨论。这一章中从司法权的性质是消极、中立的,司法介入的相对优势,以及美国法院长期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经验与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法院这样的角色消极、被动、中立可以在证券市场这样物欲横流的空间中保持一份更平和的心态,从而更加妥当地在利益权衡中取得一个公认的平衡,是非常适当的。 第四部分对法院介入其中的合法性,在结合案例分析和法院的通知以及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这一章中从前面提到的不予受理的案例事实讲起,在查找到法院关于对此类案件“暂不予受理”的通知后对这一司法政策进行了评价。此后,2005年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与证券交易所监管职能相关的诉讼案件管辖与受理问题的规定》,虽然这一规定的具体践行等到了2007年,然而它使得法院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取得了合法性。 本文第五部分依赖于上述八个案例解析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中的一些问题。首先从法院是否受理涉及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谈起,再从诉讼中证券交易所的法律主体性质说道案件类型选择应该是行政诉讼抑或是民事诉讼,,接着讨论了现有案例中法院对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司法审查,最后从“监管过错”认定标准、交易所自律监管行为和受其影响的投资者投资损失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以及买者自负原则讨论了责任归属。 本文第六部分是对我国法院介入证券交易所司法理念的总结。
【关键词】:自律监管 司法介入 结构性利益冲突 外部控制 最小危险部门 合法性审查直接因果关系 买者自负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D922.28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第二节 研究范围12-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
  • 第二章 作为分析样本的案例14-25
  • 第一节 案例简述14-23
  • 一、 胡某诉上交所宣布尾市交易无效侵权赔偿纠纷案14-15
  • 二、 姜某诉上交所终止生态农业上市侵权案15
  • 三、 陈某诉上交所等暂缓交收虹桥机场转债侵权案15-16
  • 四、 陈某诉上交所核准武钢认沽权证创设纠纷案16-17
  • 五、 陈伟诉上交所等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侵权纠纷案17-18
  • 六、 邢立强诉上交所违规核准提前创设武钢认沽权证纠纷案18-20
  • 七、 钟某诉上交所等违规实施南航权证创设侵权纠纷案20-21
  • 八、 陈雨田诉上交所等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21-23
  • 第二节 上述案件的特点23-25
  • 第三章 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必要性25-31
  • 第一节 交易所内各利益主体间的结构性利益冲突25-28
  • 一、 交易所内存在结构性利益冲突25-26
  • 二、 交易所自律监管中以会员利益为中心的表现26-28
  • 第二节 交易所自律监管行为需要有效的外部控制28-29
  • 第三节 涉及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案件的出现产生现实需要29-31
  • 第四章 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适当性31-35
  • 第一节 司法权的性质是消极、中立的31-32
  • 第二节 司法介入的相对优势32-33
  • 第三节 美国法院长期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经验与启示33-35
  • 第五章 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合法性35-41
  • 第一节 早期此类案件不予受理35-37
  • 一、 不予受理的案例35
  • 二、 法院不予受理政策上的原因35-36
  • 三、 对这一司法政策的评价36-37
  • 第二节 法院立场的转变37-41
  • 一、 以司法解释出台为契机的转变37
  • 二、 司法解释出台后的受案标准37-39
  • 三、 关于法院立场转变的讨论39-41
  • 第六章 解析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中的问题41-56
  • 第一节 案件诉讼类型选择:民事诉讼41-47
  • 一、 现实中此类案件诉讼类型选择的随意41-42
  • 二、 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法律性质42-46
  • 三、 法院的选择:民事诉讼46-47
  • 第二节 对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司法审查47-50
  • 一、 现实中涉及权证创设规则案件中的争议47-48
  • 二、 交易所业务规则的法律性质48
  • 三、 法院的处理方式48-50
  • 第三节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归属50-56
  • 一、 对过错的认定标准50-52
  • 二、 切合证券交易规律的直接因果关系52-54
  • 三、 正当监管免责价值取向下的买者自负原则54-56
  • 第七章 总结56-60
  • 第一节 有限的司法介入理念56-57
  • 第二节 对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合法性司法审查57
  • 第三节 买者自负的归责理念57-58
  • 第四节 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不一致58-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66
  • 附录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纪宏;论人权的司法救济[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陈加满;;论公证赔偿的特殊民事责任性质[J];法学杂志;2007年01期

3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法学;2001年04期

4 胡学相;史晓霞;;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畸高薪酬的司法介入[J];法治论坛;2008年03期

5 徐慧娟;;欧盟国家金融监管责任豁免制度及其启示:以银行监管责任为例[J];南方金融;2007年05期

6 斯金锦;;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要件研究[J];公法研究;2005年02期

7 徐明,卢文道;从市场竞争到法制基础: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9 袁曙宏,苏西刚;论社团罚[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10 周仲飞;;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J];法学研究;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933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33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