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表决权买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2:26
本文关键词:股东表决权买卖问题研究
【摘要】:表决权买卖,简单说来,就是股东与他人达成协议,将其自主表决权与其股权相分离,依照另一方要约人的要求进行表决,从而获得特定对价利益。对于这一行为,世界各国都普遍禁止。按照学者们的讨论,禁止的理由主要包括:第一,与政治运作类比,股东表决权买卖破坏公司民主;第二,表决权需与股权或经济利益相匹配;第三,表决权为共益权,股东相互之间负有依据各自独立判断进行表决的信义责任;第四,允许表决权买卖会造成交易价格的“囚徒困境”、利益掠夺的风险加剧,新型表决权买卖还可能带来其他更严重的威胁。但是,上述理由的绝对性,随着公司法实践的展开,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冲击。首先,理论上——第一,表决权买卖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如有助于收集信息共享与表决权的合理配置,解决集体行动问题,其不利后果可以避免;第二,公司治理与政治民主有着极大不同,不能简单类比;第三,推出表决权与剩余索取权不能分离的公司合同理论,其基础假设存在漏洞,且表决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分离的现象已普遍存在;第四,股东间存在信义责任的观念已经过时。其次,实务中——美国特拉华法院已在Schreiber案及后续案件中,放弃了包括与民主政治进行类比、表决权与股权不能分割、股东间存在信义义务等在内的传统看法,不再认为表决权买卖构成“本质非法”行为,并建立起了“三步骤分析法”来解决表决权买卖问题,即:第一,根据表决权买卖定义确认是否构成表决权买卖;第二,是否具有欺诈或者剥夺股东表决权的意图;第三,将表决权买卖视为可撤销行为,受实质公平检验。由此,对于表决权买卖,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不能得出其应当被绝对禁止的结论,它只是一种实现表决权转移的手段,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对其评价,取决于其使用者的目的、意图及使用所引起的后果。目前,我国立法上对于表决权买卖并无明确规定,但从零星的法律条文以及大多数学者们的意见来看,倾向于禁止态度。究其原因,乃在于传统公司法理念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表决权买卖被滥用的“余悸”。为此,笔者建议,随着股改的基本完成、金融创新背景下新观念的引入,可以适度开放表决权买卖,借鉴特拉华州法院的经验,要求其符合诚信、尊重其他股东表决权以及公平原则。抑或是,在立法上禁止表决权买卖,但设置例外条款,对不具有欺诈、剥夺表决权目的且公平合理的特殊情况予以排除。
【关键词】:股东 表决权 表决权买卖 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讨论的前提:股东表决权买卖问题的有关概念界定11-14
- (一) 表决权买卖的内涵11-12
- (二) 表决权买卖的外延12
- (三) 表决权买卖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2-14
- 1. 与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比较12-13
- 2. 与表决权信托的比较13
- 3. 小结13-14
- 二、学说的争鸣:理论界关于表决权买卖问题的不同见解14-22
- (一) 反对表决权买卖的理由14-17
- 1. 表决权买卖面临的论理障碍14-15
- 2. 允许表决权买卖的可能性后果15-17
- (二) 赞同表决权买卖的理由17-21
- 1. 允许表决权买卖所带来的好处17-18
- 2. 对反对意见的部分回应18-21
- (三) 小结与延伸21-22
- 三、实务的突破: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表决权买卖问题的态度转变及其裁判经验22-33
- (一) 早期美国法院对表决权买卖的禁止态度22
- (二) 裁判的“分水岭”:Schreiber案对表决权买卖的“宽容”姿态22-25
- 1. 案例回顾22-25
- 2. 分析与小结25
- (三) 后Schreiber案时代:Schreiber案规则的运用与发展25-31
- 1. 对Schreiber案理念及原则的具体运用26-29
- 2. 对Schreiber案表决权买卖定义的进一步解释29-31
- (四) 总结:经验与启示31-33
- 1. 对理论界探讨问题的司法回应31-32
- 2. 对解决表决权买卖问题确立起基本规则32
- 3. 既有判例对Schreiber案基本规则的细化32-33
- 四、禁还是不禁:对我国规制表决权买卖问题的重新审视与初步建议33-37
- (一) 我国当前对于表决权买卖的态度与成因分析33-34
- (二) 后股改时代、金融创新背景下对表决权买卖问题的重新审视34-35
- (三) 对我国规制表决权买卖的初步建议35-37
- 结束语37-38
- 参考文献38-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莹;潘林;;优先股制度与创业企业——以美国风险投资为背景的研究[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2 陈洁;;股东表决协议的法律问题[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3 雷晓冰;;我国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法学;2007年01期
4 张舫;;一股一票原则与不同投票权股的发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罗培新;;公司法学研究的法律经济学含义——以公司表决权规则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6年05期
6 冯果;李安安;;金融创新视域下公司治理理论的法律重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6期
7 汪青松;;论股份公司股东权利的分离——以“一股一票”原则的历史兴衰为背景[J];清华法学;2014年02期
8 汪青松;赵万一;;股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结构性变革——以股东“同质化”假定到“异质化”现实的演进为视角[J];现代法学;2011年03期
9 梁上上;;股东表决权:公司所有与公司控制的连接点[J];中国法学;2005年03期
10 任尔昕;;关于我国设置公司种类股的思考[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春莲;[N];证券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012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01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