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7:44
本文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东大会决议 决议瑕疵 决议不成立 决议程序理论 决议不成立之诉
【摘要】: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判断影响到公司决策的顺利执行、公司的正常营运以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诸多公司重大利害事项。在我国《公司法》第22条规定的决议瑕疵“二分法”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大量出现的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的情况得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造成了这方面的法律空白。引入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瑕疵类型,构建合理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效力体系理论,以此为基础完善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相关法律,是我国公司法理论与实践发展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传统决议瑕疵理论引入法律行为理论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进行考量是具备一定法理的。该理论认为,“二分法”是一种简单的经验主义立法,缺乏深刻的法理依据。公司决议是一种法律行为,当它欠缺成立要件时同样也是处于未成立的状态。依此推论,决议的成立与否是判断其无效或是可撤销的前提依据。由此,引入了决议不成立这一新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类型。 但是,该理论只注重考查股东大会决议意思表示本身,在运用法律行为理论分析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瑕疵时,忽略了股东大会决议的程序性特点,造成了理解与说明上的困难。在股东大会决议中,重要程序与意思表示存在密切联系,在意思瑕疵分析中,要重视意思表示的过程,并应努力构建意思与程序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瑕疵判断应该从意思与程序两个参数出发,决议效力瑕疵体系也应该围绕“意思+程序”的理论进行重新梳理。商事程序在判断决议成立与否起着与意思表示同等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决议成立的要件之一。根据这一理论,决议瑕疵效力体系应分为决议不成立、决议可撤销与决议无效最为恰当。其中决议不成立的提出,是基于意思的缺乏与重大程序缺陷的双重考虑。 基于此,本文以商事程序为视角,通过论述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的法理基础,具体诉讼形式,来论证在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类型中引入决议不成立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文章具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立法上现存的“二分法”与“三分法”之争,提出了决议不成立这一瑕疵类型。“二分法”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分为决议无效与决议可撤销,其特点是在司法操作上简便易行。但是,持“三分法”理论的学者诟病其缺乏法理基础以及在司法实践适用上具有不足。“三分法”理论从论证决议为一种法律行为出发,引入法律行为理论,提出了决议不成立。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决议不成立瑕疵事由中的程序问题,忽视了决议程序特点。 第二部分从决议成立与一般民事行为成立的区别出发,讨论决议成立中程序的重要作用。通过借鉴有关决议性质的最新理论,分析了决议的“意思”要件与“程序”要件,提出了程序在决议中具有独立性价值,并且也是决议成立的要件之一。论证了在决议理论中,引入程序理论的必要性,构建了意思与程序并重的决议瑕疵理论。在本章最后指出,决议不成立的合理性是由于意思与重要程序的缺乏。 第三部分界定了决议不成立之诉的性质,对决议不成立之诉中的基本当事人等诉讼事项进行了分析.应当将决议不成立之诉作为确认之诉的一种,并且在诉讼上确认不成立之诉,有其必要性。继而讨论了决议不成立之诉中原告范围的确定、公司能否成为该诉被告的问题。最后将决议不成立之诉的诉讼时效将决议可撤销之诉的除斥期间进行了对比,认定了决议不成立之诉的诉讼时效等事项。 第四部分讨论了决议不成立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公司法》第22条的法律完善。主张修改《公司法》第22条,引入决议不成立瑕疵制度;根据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性质的不同,提出对决议瑕疵进行区分救济;借鉴国外制度,设计决议瑕疵非诉救济;进一步明确诉讼担保制度。
【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 决议瑕疵 决议不成立 决议程序理论 决议不成立之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引言10-12
- 一、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二分法”与“三分法”之争:决议不成立的提出12-19
- (一)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二分法”立法现状12-15
- 1. 我国《公司法》第22条有关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解析12-13
- 2. 我国《公司法》第22条存在的问题13-15
- (二)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三分法”的提出15-17
- 1. 股东大会决议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类型15-16
- 2. 法律行为理论下决议瑕疵分类的法律逻辑16-17
- (三) 现有“三分法”理论的不足17-19
- 1. 法律行为理论下决议不成立的瑕疵事由与司法实践不相符17-18
- 2. 对决议瑕疵中的意思形成程序的忽视18-19
- 二、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合理性的法理基础再分析19-33
- (一) 决议成立与一般民事行为成立的区别19-22
- 1. 团体意思与个人意思的区别19-20
- 2. 意思形成程序与意思表示的区别20-22
- (二)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其他理论分析思路及评析22-25
- 1. 独立商行为说22
- 2. 独立制度说22-23
- 3. 团体行为说23-24
- 4. 对上述观点的评析24-25
- (三) 建立以意思表示为基础,商事程序为参照的决议瑕疵理论25-29
- 1. “意思”是股东大会决议的基本构成要素26-27
- 2. 在决议瑕疵判断中引入行为程序理论进行补充完善27-28
- 3. 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瑕疵分析需兼顾“意思”与“程序”28-29
- (四) 决议不成立瑕疵事由的法理基础:意思与重要程序的缺乏29-33
- 三、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之诉分析33-38
- (一) 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之诉的性质33
- (二)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之诉的主要事项33-38
- 1. 原告33-34
- 2. 被告34-35
- 3. 期间与时效35-36
- 4. 其他诉讼事项说明36-38
- 四、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体系的法律完善38-44
- (一) 补充适当的法理说明,增加决议不成立的瑕疵类型38-39
- (二) 区分两类对象,协调瑕疵救济的刚柔性平衡39-40
- (三) 完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40-44
- 1. 建立严格的决议瑕疵非诉讼救济制度40-41
- 2. 诉讼救济制度的完善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醇;;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区别:决议的独立性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2 石纪虎;;法人意思表示的区分、本质及其瑕疵[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3 蔡立东;杨宗仁;;论股东会决议撤销权的主体及其行使[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4 姚涛;;股东会决议程序瑕疵情形效力探析——以科斯法律经济学分析为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5 钱玉林;股东大会决议的法理分析[J];法学;2005年03期
6 钱玉林;;论可撤销的股东大会决议[J];法学;2006年11期
7 丁绍宽;;股东会瑕疵决议的效力研究[J];法学;2009年06期
8 张民安;公司股东的表决权[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9 吕凤祥;;新《公司法》下股东大会决议的若干法律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6年04期
10 叶林;;商行为的性质[J];清华法学;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072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07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