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事自我交易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0-24 22:31
本文关键词:论董事自我交易制度的完善
【摘要】:董事自我交易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一种常见的交易类型,其本身并不具有绝对的利弊之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董事自我交易往往导致公司的相关利益受损。既然董事自我交易在商业活动中不可避免,法律就必须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忠实义务项下的董事自我交易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司治理实情相比,这些规定无论是在立法理念还是在制度构建上均有不足。 本文试图通过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董事自我交易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对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界定、利益冲突分析、实体性和程序性判断标准以及董事违反自我交易规则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对我国董事自我交易制度的法律体系及其制度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我交易 利益冲突 实质公正 披露义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1
- 2 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界定11-14
- 2.1 董事自我交易的主体范围11-13
- 2.2 董事自我交易的表现形式13-14
- 3 董事自我交易的利益冲突与选择14-23
- 3.1 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冲突14-15
- 3.2 基于董事法律地位的利益选择15-18
- 3.3. 从绝对禁止到相对禁止的利益平衡18-23
- 3.3.1 法律对董事自我交易的绝对禁止18-19
- 3.3.2 法律对董事自我交易的相对禁止19-20
- 3.3.3 对董事自我交易相对禁止的合理性分析20-23
- 4 董事自我交易的判断标准23-35
- 4.1 对董事自我交易程序合法性的考察23-30
- 4.1.1 董事自我交易的批准机关23-25
- 4.1.2 批准决议的议事规则25-26
- 4.1.3 董事的披露义务26-30
- 4.2 对董事自我交易实质公正性的考量30-35
- 4.2.1 对实质公正的理解30-31
- 4.2.2 实质公正与程序合法的关系31-35
- 5 违反董事自我交易规则的法律后果35-43
- 5.1 交易因申请而被撤销35-39
- 5.1.1 董事自我交易合同的法律效力35-38
- 5.1.2 公司对董事自我交易的撤销权38-39
- 5.2 公司行使归入权39-40
- 5.2.1 归入权的行使条件39-40
- 5.2.2 公司归入权与董事损害赔偿责任之间的关系40
- 5.3 董事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40-42
- 5.4 对董事的解任42-43
- 6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作者简历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储育明,张启兵;公司法中的自我交易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2 方流芳;关于公司行为能力的几个法律问题[J];比较法研究;1994年Z1期
3 胡晓静;;论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规制[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4 邓峰;;公司利益缺失下的利益冲突规则——基于法律文本和实践的反思[J];法学家;2009年04期
5 张磊;王燕;;试论英美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和豁免[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朱慈蕴,祝玲娟;规制董事利益冲突交易的披露原则[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090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09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