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我国公司法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31 03:44

  本文关键词: 企业契约理论 利益相关者 人力资源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依照传统主流经济学和法学的观点 ,公司仅是股东的联合体和为股东赚钱的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 ,拥有知识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力量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公司法应顺应现代公司发展的潮流 ,摒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点 ,使利益相关者成为公司必不可少的制度要素。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mainstream economics and law, companies are only a combina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tools to make money for shareholder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status of capital owners began to weaken. The power of stakeholders with knowledge resourc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ur company law should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anies and abandon the view of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Make stakeholders an essential institutional element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按照主流经济学和法学的观点 ,公司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组成的联合体。如何保证物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的投资得到回报 ,并且取得最大化利益是公司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是公司营运的最终目标。“何为公司法人治理的精神 ?尽管人们有不同的理解 ,但有两点是共同的 ,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俊驹,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当代发展——兼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泳冰;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权力制约的模式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曾艳;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3 刘文,吴曼;上市公司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共生”问题——监督职权的划分及完善[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4 吕天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效率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3期

5 侯鲜明;;论我国企业职工参与制度的法律完善[J];科技和产业;2005年12期

6 朱晔;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7 邓辉;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限性[J];当代财经;2005年07期

8 田玉红,李然;完善我国国有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J];当代法学;2001年10期

9 朱晔;公司治理结构浅探[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10 任惠超,陈军朝;关于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几点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书伟;;浅议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7 孙光焰;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邹亚明;企业权威和集权与分权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9 王国海;开放经济条件下证券公司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杨文珠;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重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轶;从身份到契约——论国企改革法治意识的转变[D];暨南大学;2001年

2 左登洪;我国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丁万星;公司治理结构若干问题之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童光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5 曾招文;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厦门大学;2001年

6 傅小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杨涛;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朱玉;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梅;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学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晓媛;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荧荧;;试论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2 顾乾坤;;公司社会责任源流考——兼论我国《公司法》的规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石旭雯;;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调整模式研究[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4 刘萍;;公司社会责任的重新界定[J];法学;2011年07期

5 李珂;;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政府引导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以传承我国传统商业伦理精神为研究切入点[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6 张辉;;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的位置[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7 罗海盛;;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的法理基础[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雷兴虎;刘斌;;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架构与实现机制[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9 吴凤君;刘伟;;公司的社会责任与治理结构:影响—问题—变革[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0 罗光宇;;论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法律保护[J];求索;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栋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发展、管理及相关法律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夏雅丽;;论入世之际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3 ;刍议烟草商业系统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茂泉;;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核心和主要目标[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大洪;廖建求;;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和谐机制——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拷问之下[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朗喜;;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文;施文昌;;论我国公司重整人选任制度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饶小静;;新《公司法》下的公司环境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郑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税法缺失[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蕊;;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证监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王怀章邋朱晓燕;实现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张振兴;新破产法将对资本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春来;推进经济民主进程[N];民营经济报;2007年

4 曾献文;上市公司监管:世界问题与中国角度[N];检察日报;2007年

5 ;监管不应给上市公司并购设置过高门槛[N];法制日报;2007年

6 王怀勇;“淘宝事件”,法律难免捉襟见肘[N];法制日报;2011年

7 周乔亮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财政局;邓政府采购适度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叶健;意在“挽救”的危企重整制度[N];辽宁日报;2006年

9 北京市赛德天勤律师事务所 李季先;基金法修改要合理配置法律权责[N];证券时报;2007年

10 陈刚 张波;超市恶性竞争亟待规范[N];商务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闻德锋;贷款欺诈及其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胡晓静;论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李超玲;公司法人特性与公司治理困境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刘伟;公司社会责任法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杨蕾;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常青林;取消公司董事资格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吉翠;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杨蕾;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王宝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姚涛;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陈子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利益相关者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韦英洪;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孙阳;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内部治理结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彭伟;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审视[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金小宁;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实现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78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78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