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关于公司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09 09:14

  本文选题:公司 切入点:资本信用 出处:《商场现代化》200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资本制度作为公司信用基础的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从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的转变应成为中国公司法改革的核心问题。
[Abstract]:Capital system, as the foundation of company credit, will hav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practice. Therefor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apital credit to asset credit should become the core problem in the reform of corporate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巧云;;有限责任公司劳务出资探析[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红民;李国鹏;;开办单位出资不实在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或改制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朱慈蕴;;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与公司资本充实[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张承耀;;社会经济组织的法律形态[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丁志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金绍奇;公司减资未通知已知债权人时股东的补充赔偿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王信玲;公司减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符启林 李联飞;对信用出资堵不如疏[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撰文 吴迪 朱晓波;繁荣与安全:新《公司法》之辨[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赵旭东;新公司法催生资本制度大变革[N];证券时报;2005年

6 王飞雪;重新看待注册资本[N];法制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颖;《公司法》修改基本定稿 六大改动引瞩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本报记者 牛晓波;赵旭东:《公司法》修订超出预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黄锐东;“债转股”的法律思考[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李曙光(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让法律回归游戏规则的本义[N];中国企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公司减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兴燕;公司减资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宗艳;公司减资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杨小翠;试论公司减资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5 田小江;论公司信用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蔡世军;论公司信用的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建文;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强禺;公司资本信用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杜军;公司资本制度评判[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王海峰;关于公司资本三原则之反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587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87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