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分析
本文选题:债权人 切入点:公司治理模式 出处:《金融与经济》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的连接,公司之长期良性发展除依赖股东外,还需兼顾债权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针对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现存问题,应结合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借鉴成功经验,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公司的理论,改变当前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突破内部人与外部人的限制,有限度地允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
[Abstract]:The stakeholder theory holds that the company is a connection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 and the long-term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should not only rely on shareholders, but also take account of creditor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ules of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in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comb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draw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mpany. Changing the current tradi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s of the insider and outsiders, allowing creditors to participat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tecting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
【基金】:广西区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项目资助论文(项目编号:201204LX312) 广西财经学院2012年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2A02)
【分类号】:D922.291.91;F27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海泉;贺小亮;;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学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刘黎明,张颂梅;“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金玄武;;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基于公司社会责任视角的考察[J];政法论丛;2009年04期
4 阮晶晶;梅晔;;浅析公司分立中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J];社科纵横;2006年02期
5 刘新民;;建立系统性公司治理模式——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指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郁光华;;走向机构竞争模式——关于比较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7 张庆侠;;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目标[J];河北法学;2008年08期
8 胡亚军;;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4期
9 蒋东东;王晓东;;“捐献门”下的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以公司董事会治理为视角[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杨玉荣;黄晓权;;国企监督中利益相关者诉讼机制及其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雅丽;;论入世之际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杨栋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发展、管理及相关法律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金岩;;对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形式的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柴振国;;论税收债权的一般优先权[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洪涛;;试论企业部分改制为公司的债务承担问题[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龚志忠;;公司清算中的瑕疵出资责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良刚;;操作破产企业后的苦衷及对策[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雪萍;;债权人破产保护之信托设计[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李雯;;以转让方式转移拟证券化债权资产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罗登亮;;合伙人退伙的有关问题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茅庆峰;“抵债返租”应注意的问题[N];经理日报;2007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徐香梅;新公司法重新划分权力版图[N];深圳商报;2005年
3 韩传华;新破产法: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有力约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王立明 张兆利;企业为何有债不诉?[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福建省沙县人民法院 谢昌炜;企业滥用法人人格现象应引起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李曙光;居后债权与次级贷款[N];法制日报;2008年
7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成文娟;债权侵权理论在公司瑕疵解散中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黄淑慧;“债务人财产不清,也可申请破产”[N];东方早报;2008年
9 龚悦;清算组未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徐育 本报通讯员 钱东辉;凤凰涅i肹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常青林;取消公司董事资格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石静霞;跨国破产的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1998年
6 齐明;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罡;论有限责任的制度困惑[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福强;重整制度营业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管锡展;公司破产重组中的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兼论中国的破产法改革[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贵祥;论债权保护在公司法制中的优先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如海;公司合并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吉翠;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陈明茜;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探讨[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李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珊琼;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宋树娟;公司的社会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永建;社会责任背景下的公司治理[D];郑州大学;2007年
8 彭敏;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单石平;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王旭东;公司社会责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02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0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