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认定——兼议《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之完善
本文选题:公司债务 切入点:股东债务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动机在于逃避债务,可以区分为逃避公司债务和自己债务两种类型。股东为逃避自己债务滥用公司法人格可以不借助于公司股东(大)会,但股东为逃避公司债务而实施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则必须借助于董事(会)的配合,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的形式体现出来。《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仅仅规定了股东为逃避公司债务而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后果,没有规定公司法人格滥用行为的认定标准,不能作为认定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法律依据。
[Abstract]:The motive of shareholders'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is to evade debt,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corporate debt and self-debt. However, in order to evade corporate debt, shareholders must resort to the cooperation of directors (associations) for the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Article 20, paragraph 3, of the Company Law only stipulate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by shareholders in order to avoid corporate debt, and does not stipulate the standar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It can not be regarded as the legal basis for the shareholders to abuse the corporate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事法制实践对商事习惯的回应机制研究”(10BFX085)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股东大会制度研究”(09YBB104)部分成果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建斌;;公司法人格否认成文规则适用困境的化解[J];法学;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丽英;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魏锋;执行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伟;公司社会责任法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陈春勇;赦免及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立东;论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中国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晋;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曾利;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防范机制的法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张颖;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何小方;有限公司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合同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唐绮;公司清算中的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洋;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爽;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讨与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志云;浅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欢;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占宇;外部监事路径下的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2 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3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从法条跃入实践[J];清华法学;2007年02期
4 刘俊海;;新公司法中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解释难点探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刘惠明;日本公司法上的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应用[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王利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下)[J];政法论坛;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新容;姜冲;;美国法律中的“刺破有限责任合伙面纱规则”及其借鉴[J];政治与法律;2010年12期
2 张宏如;;人格教育视野中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3 张友宾;;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构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栗相恩;;浅析刑法客观主义的主观化倾向[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杨永昌;张涛;;犯罪论中的折中主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李怀胜;;论持有的性质[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秦德君;;情趣·品性·作风[J];党政论坛;2007年05期
8 楼晓;贾群增;;浅析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7年17期
9 刘萍;;浅析关于法人的人格否认[J];华商;2007年Z3期
10 王英明;陈晓云;;论公司法人否定法理的适用条件[J];理论界;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2 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杨秀香;;孔子对社会和谐的人格诉求及其启示[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4 潘海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浅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史来娣;;浅谈老年人口对社区护士的素质要求[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野;;我国小学生人格类型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段联峥;;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A];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课题组;;手拉手,共筑教育蓝图 心连心,同助学生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孙淑君;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将得到进一步保障[N];沈阳日报;2008年
2 杨维汉 郑玮娜;我国立法禁止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变相体罚[N];北方法制报;2007年
3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林京兰;加强艺术设计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袁跃兴;传统文化是一座“金矿”[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毛卫民;浅谈道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N];新乡日报;2007年
6 庞然;发脾气也要讲策略[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广东潮阳电力工业局党总支书记、局长 马武雄;浅谈“一把手”人格力量在企业中的作用[N];市场报;2007年
8 曾昕;老人患脑瘤有信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9 记者 陶俊;圣雪绒大股东占款2.38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钱耀文;被告抗辩不能成立[N];江苏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佘凌;SK—克雷佩林心理测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志;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忻;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吉旺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陈锐妙;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研究与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平东;中国民航重组后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沈小仑;关于可转换债券的模型及其定价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曾昕;中国上市公司优序融资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8 李晖;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D];广西大学;2001年
9 张满;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债务责任问题的法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10 曾小华;论母子公司关系的公司法调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1606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0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