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浅论公司型资产证券化

发布时间:2018-03-31 13:30

  本文选题:资产证券化 切入点:特殊目的公司 出处:《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工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是将一系列非现金的个人债权以及其他债权资产进行重组后,以经过信用加强的具有流动性的证券形式向资本市场发售。资产证券化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增长方式之一,并已发挥了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采用资产证券化的类型包括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帐款,设备租赁以及税收等等。资产证券化以其具有的信用融资、结构化融资以及表外融资等优势而被许多国家而广泛引用。资产证券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在于特殊主体的设计,其通过受让包含重组后的个人债权及其他债权组合在内的信贷资产池,从而有效降低了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 2005年被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2005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等机构也出台了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规。这些都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资产证券化操作过程中,特殊目的机构采用的是特殊目的信托形式。但公司仍为我国广大投资者所熟悉的组织形式,也便于发起人利用更快捷的程序发行种类更多的证券,这些对于中国这样新生的资本市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正是笔者在公司型资产证券化方面进行尝试研究的直接原因。 本文主要采用了逻辑的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三章和结语,全文约二万五千字。 引言主要简述了本文写作的主旨和意义,并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公司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对资产证券化过程的概述,以及对证券化过程中,以公司作为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学理解与优势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的内容包括了本文的许多重点章节。在其中,笔者通过中集集团的证券化成功案例,着重分析了公司型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主体与其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在下文对主体风险与法律障碍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这些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来自发起人的欺诈,以及“真实出售”与“实质合并”的认定标准等等;而主要的法律障碍则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我国现行商事组织与商事行为法律文件之中。 第三章是本文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其主要内容是结合上文所论述的我国目前进行公司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障碍,针对性地提出笔者所设想的内部性与外部性法律控制机制的构建,从而在引入该项制度时能够更好地契合我国法律的本土实践要求。
[Abstract]:As an inno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 asset securitization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Sold to capital markets in the form of liquid securities strengthened by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is one of the ways in which global capital markets are growing.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s market. The type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include mortgage loans, auto loans, credit card accounts receivable, equipment leasing, tax and so on. Asset securitization with its credit financing, The advantages of structured financing and 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 are widely cited in many countries. The core part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lies in the design of special subjects.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redit risk of credit assets by transferring the pool of credit assets including the reorganized personal claims and other creditor's rights. 2005 is called "the first year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s issued the "measures for the pilot Management of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and other institutions have also issued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he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All these 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It provides a legal basis. At present, in the course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operation in China, The special purpose organization adopts the form of special purpose trust. However, the company is still familiar to the vast number of investors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convenient for sponsors to issue more kinds of securities with faster procedures. These are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to the nascent capital market such as China, which is the direct reason why the author tries to study the securitization of corporate assets.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logic research method,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introduction, thre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the full text about 25000 words. The preface mainly describes the mai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y of corporate asset securitization, including an overview of the proces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securitization. The legal understanding and advantage analysis of the company as the special purpose carrier. The second chapter includes many key chapters of this paper. Among them,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al subject and the corporate asset securitization through the successful securitization cases of CIMC Group. In the following part, the autho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risk and legal obstacles. These legal risks mainly include fraud from the sponsors, and the standards of "real sale" and "substantial merger", etc. The main legal obstacles exist in the current legal documents of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and commercial acts in China, such as Compan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curitie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he legal risks and obstacl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rporate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China, which are discussed abov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legal control mechanism, so that the system can better meet the local practic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law.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8;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綦磊;;对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法律分析——以运作模式和风险规避为视角[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2 袁景潮;;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的法律原理[J];时代金融;2011年15期

3 陈艳艳;左梅玲;;我国公路证券化融资方式比较分析[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陈冲;;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路径探析[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5 康亮;;后危机时代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以一种道路和三方角色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1年08期

6 吴云峰;;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法律因应之道——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点[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7 田立;张萍;;法律判决经济价值效应的金融学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8 杨晓东;;浅析资产证券化中破产隔离的相关法律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9 钟凯;;商法学研究综述(2008.7~2009.8)[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0 杨林凯;;金融危机中对信托制度的法律思考——以日本新信托法相关制度变迁为中心[J];商事法论集;201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建军;关凌;;保险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资产证券化视角[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贺乐睿;;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发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英;叶小渝;李殿明;徐兵;;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中资产证券化的思考[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桂银香;;美国次级债券产品形成机理及风险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6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陆秀芬;;浅析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庄洪艳;;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10 李新天;闾梓睿;;论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制度(REITs)的困境及出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嵩;资产证券化及在中国应用的障碍[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杨筱;信托探路资产证券化 法律障碍尚待逾越[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N];中国电力报;2000年

4 记者 叶再春 夏丽华;周道炯认为 资产证券化要先行试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李传全;资产证券化在中国[N];国际金融报;2003年

6 ;如何看待资产证券化[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侯捷宁;券商资产证券化2009年有望扩大试点[N];证券日报;2009年

8 刘彩娜;有望迈出资产证券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记者 唐爱平 通讯员 王泱 姚广平;省属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工作启动[N];湖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聂伟柱;央行重申“适度宽松” 资产证券化破解平台贷风险[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资产证券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冯文力;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吴海峰;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陈四汝;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明国;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8 周乐伟;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9 苗纪江;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科桦;农村土地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乐;论资产证券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刘云平;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刘娟娟;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远志;次贷危机下反思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6 段炜;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7 刘灿辉;资产证券化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卢伟;商品林资产证券化探讨[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王瑛;资产证券化的有关会计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徐宽宝;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9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