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
本文选题:高校 切入点:法人治理结构 出处:《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校应以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借鉴公司法中的法人治理结构理论,结合高等教育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应贯彻以下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保障学术自由,教育法人人格独立,教育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教育非行政化,教育权利义务一致、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Abstract]: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deepening constant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draw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ompany law, and combine with the re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egal person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legal pers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llowing the law of education, guaranteeing academic freedom,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of legal persons in education, equal status of civil subjects in education, deadministrative education, consistent right and obligation of education, etc.The combination of heteronomy and self-disciplin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一兵;大学自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马骏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勇;略论东南亚华人企业的治理模式[J];八桂侨刊;2002年02期
2 王峰,王国成;企业治理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及其相互优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向荣;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区别、联系、系统整合与互动关系[J];商业研究;2002年01期
4 盛明泉,金再华;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认识[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5 温海珍,贾生华;委托代理的风险分析及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6 邓志国;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龙小素;我国应加强对夫妻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周娜;;公司治理各主体与经营业绩之关系浅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9 严若森;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构建——基本原则与战略重点[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10 张运生,曾德明,欧阳慧,张利飞;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评价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小琳;;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再思考——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的视界[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3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夏蜀;银企债务重组:制度分析与金融解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华锦阳;转型期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刘亚东;网络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翌;我国公司治理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张勇勤;会计信息与管理者报酬激励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张安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于东智;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治理——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考察[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晓红;公司注册资本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2 向新柱;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专利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安青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刘胜兰;公司机关制度的完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张志;论仲裁协议制度[D];郑州大学;2001年
6 郭洪涛;汽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7 龚慧云;外贸板块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评价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胡衡华;国有企业非核心部分改制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林文锋;重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姜军贤;公司越权无效原则的沿革和越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文;;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5期
2 钱力强;;高校对二级学院的会计控制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3 曲楠;;探析当代高校危机管理[J];学理论;2011年23期
4 党晶;高捷;王国祥;;开展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与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5 胡晓珉;张俊雄;徐文国;;科研绩效评价问题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6 黄孔雀;许明;;英国高校风险管理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瞿振元;;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8期
8 邢颖;;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小议[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荣凤杰;;高校行政人员的“身份焦虑”及其成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丽坤;;冲突论视角下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耦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后评估”时期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反思[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红;辛崇胜;;保存“平安奥运”遗产推进高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建设[A];热诚献奥运 全力筑平安——首都高校平安奥运行动长效机制研究[C];2009年
3 高培玲;;浅谈高校内部会计控制[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4 陈春艳;;高校去行政化的途径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洪凯;;论高校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化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盛荣;;高校实施人才战略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陈力男;;试论高校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8 袁化伦;丁明忠;夏洁;;高校内部教学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9 王樱;阎耀军;;高校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韩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多维化研究[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静;公开财务信息 还高校一方净土[N];财会信报;2010年
2 李春根 鲁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校为何腐败频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大学生 沈旭文;高校“伪贫困证明”证明制度设计缺陷[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媒体评论员 王石川;校长们喊累,应喊得高校改革提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本报记者 于忠宁;高校“掐架”抢生源 招生“谍战”伤了谁?[N];工人日报;2011年
6 别荣海(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浅议健全高校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N];安徽经济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膺浩;沈阳高校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N];沈阳日报;2011年
8 王晖;坚决取缔高校内部考研辅导活动[N];河南日报;2008年
9 贺春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强化高校内部治理”[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淼;“官学不分”现象必须尽快扭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长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D];河海大学;2002年
2 张辅松;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吴洁;高校知识转移的机理及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邓丽红;中国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陈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9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桂芳;高校内部经费科学配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孙中宁;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文贵;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春玲;广西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杨维国;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7 卢黎;高校经费支出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缺陷及校正[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张建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张翼;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林译丛;以人为本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7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1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