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公益金制度的兴衰与产权改革
本文选题:公益金 切入点:产权改革 出处:《当代财经》2009年06期
【摘要】:公益金是我国会计制度中为保障职工权益而规定的体现我国社会制度特点的一个特殊账户,其特殊性表现在从企业净利中提取,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因而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双重属性。这种性质的不明晰不但限制了其预期效果的实现,而且导致了资金使用和会计处理中的混乱,也决定了这一制度的局限性和过渡性质,并已被新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演进所证实。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和改革的不彻底,尤其是未能体现通过劳动参与分配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制度要求。从这一问题中折射出实现资本与劳动真正意义结合的迫切性。
[Abstract]:The commonweal chest is a special account in the accounting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a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workers. Its particularity is that it is extracted from the net profits of the enterprise and used for the collective welfare of the workers and staff.Therefore, it has the dual attribute of liability and owner's equity at the same time.The lack of clarity of this nature not only limits the realization of its expected effect, but also leads to confusion in the use of funds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 and also determines the limitation and transitional nature of this system, and has been adopted by the new Company Law,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Enterprise Finance.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other evolution confirmed.The deep reason of this situation lies in the defects of the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reform, especially the failure to embody the system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through labor participation distribution.From this problem reflects the urgency of realizing the real meaning of capital and labor.
【作者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
【分类号】:F27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薛允志;张娆;;构建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初步探讨[J];北方经贸;2006年02期
2 李跃跃;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徐广成;;浅议如何发挥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18期
4 叶映红;我国制定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应考虑的因素及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李娟;;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J];西部财会;2005年06期
6 聂宁;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和成因[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珊华;;我国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制度向何处去[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郑春美;公司治理中的会计治理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吴金波;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设计及推进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吴作章;我国会计政府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倪筱楠;企业财务系统论[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茂霞;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构建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香梅;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房清波;完善烟台港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隋敏;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陈进加;中期报告盈余预测价值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陈碧香;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刘曼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环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左大培;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会岩;周璐;;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07期
2 孙会岩;周璐;;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J];科学发展;2011年07期
3 张西;李晓琳;;浅谈我国国有企业MBO[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4 陈培;;论国有大型企业产权改革[J];金融经济;2005年06期
5 文宗瑜;;国有产权改革观点综述[J];国有资产研究;1997年03期
6 ;国企以改革产权为重点和突破口[J];中南汽车运输;1995年06期
7 陈达明;;国有企业改革重点的选择[J];港澳经济;1995年06期
8 周放生;赵攀;;粗赁经营也是改制——记拉萨百货大楼租赁改制[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3期
9 迟福林;;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20期
10 许瑞林;;低碳企业利润分配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旭东;;国有产权改革的宪政思维[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张红侠;;进一步探索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路径[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杨晓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研究与探索[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林民书;王昊英;;产权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外部制度环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红侠;;进一步探索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路径[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黄yN烨;应益荣;;MBO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屈波;;国有JC厂产权改革问题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裴红卫;;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一个寻租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杨万铭;;国有企业改革:产权逻辑及其发展方向[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关丽洁;;“郎氏质疑”引出什么问题?[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波;踢到铁板的产权改革[N];证券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志豹;产权改革的历史样本[N];中国企业报;2011年
3 裴永强 钟世臣 人民银行山东滕州支行;加快产权改革 拓宽融资渠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钟荣光;广晟集团推行产权改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春兰 宁华侨;环叶制药:在产权改革中“蜕变”[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北京天意星元商店经理 关坤坤;深化产权改革 撬动国内需求[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鲍洪俊;产权改革活国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林燕 钟荣光;做好产权改革大文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9 赵宏洁;制度困境引发产权改革难[N];中国冶金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志豹;民企产权改革迫在眉睫[N];中国企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赫;中央企业母公司产权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罗志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治基础[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余汉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边际分析[D];中山大学;2007年
4 杜氏秋恒;越南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曹雪松;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及目标模式探索[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希;国有企业改革与最优产权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国宏;国企改革中管理层收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银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广亮;基于权力的企业契约形成与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严震宇;权力不对称与路径依赖[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亮;国有资本控制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李云峰;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探索与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姚燕;外资并购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尹滨;国企改革中的管理层收购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翁丽玲;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管理层收购[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刘克军;管理层收购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漫文;家族企业二次创业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郑成斌;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路径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9 李雷鸣;基于产权理论的公司治理结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10 韦敬华;长沙华晖公司产权改革方案设计[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1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2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