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忽视的重要视角:劳动与资本
本文选题:劳动与资本 + 调节机制 ; 参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摘要】: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加大了保护力度,但是,对公司中两大基本要素之一的劳动者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尤其对劳动权力更是只字未提①。劳动和资本是公司的两大基本关系,因此,充分重视劳动权力,提升劳动权力的地位,使劳动权力与资本权力在公司中处于对应的位置,是现代社会中公司生死存亡的生命线。正确树立企业劳动与资本调节机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研究调节机制的路径选择是完善公司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Abstract]:The new company law, which was put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06, has strengthened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but the laborer, one of the two basic elements of the company, has not paid due attention to it, especially to the labor rights. Labor and capital are the two basic relations of the company. Therefore, it is the lifeline of the company in modern society to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labor power, to promote the position of the labor power, and to make the labor power and the capital power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the company. It is the key to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uild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to establish the basic concept of labor and capital regulation mechanism correctly and to study the path choice of regula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及发展趋势[J];法学评论;2000年06期
2 王群;刍议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兼论工会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使命和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高玉林;资本的视角与劳动的视角——企业理论研究的两种角度[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汤春来;多元化利益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冀延卿;进一步规范劳动行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6 谢雯,张利国;企业职工持股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7 蔡恒;职工参与管理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求实;2004年S4期
8 何予平,张春煜;市场中企业的资本与劳动关系[J];中国招标;2004年25期
9 冯钢;SA8000标准与中国企业工会的“困境”[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齐志国;建立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大奔;[N];解放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艳;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2 肖平容;;政府·工会·企业在三方机制中回归角色理性预期探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丁国民;职工参与决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4 刘迎霜;;论公司债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5 曹兰田;;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公司监督理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6 邓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激励机制设计[J];当代经济;2010年23期
7 胡嘉荣;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司法制度的若干问题[J];当代法学;2001年12期
8 王海平;现代公司组织制度架构的法律分析[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9 郑翘楚;;治理“内部人控制”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林建伟;;论公司法的正义价值[J];东南学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乔军;;建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3 朱智慧;;论公司股东会的司法介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光焰;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刘新辉;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建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葛蓉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李园园;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德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刘迎霜;公司债:法理与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詹婧;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刘伟;公司社会责任法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晓曼;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10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席;中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洪文;公司治理视角下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3 傅小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杨怀军;我国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李凡;强化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思考[D];华侨大学;2003年
6 杨巍;公司经理权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魏静;监事会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骏;上市公司外部非行政监督运作论——一种基于多元化视角的思考[D];四川大学;2003年
9 贺丹;派生诉讼制度在中国公司法上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周传勇;我国股份公司内部监督制衡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石泉,王炜;马克思的企业理论[J];财经研究;1998年07期
2 聂德宗;对内部人控制的治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变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田志龙;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与分立的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1997年06期
4 高玉林;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及其启示——兼论与西方企业理论的契合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郑东亮,王文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及其调整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D7期
6 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7 张维迎,余晖;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8 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9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10 陆维杰;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也谈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趋势问题[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洁;;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李树毅;;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公司制股份制改革[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3 贾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4 扎西次仁,王玉宝;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唯实;2005年Z1期
5 汲湘彦;;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杨泽宇;;党政干部淘汰机制构建探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徐美珠;;政府用人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政府雇员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范义;;干部交流的负面影响及其控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1期
9 杨萍;;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实现路径选择研究[J];理论建设;2007年02期
10 宋炜;陈光银;周海华;;放松管制和强化管制并举——论转型期我国政府管制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赛霞;;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万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和路径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世杰;刘盍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的路径选择[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陶学荣;雷水秀;;和谐社会进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6 侯文阁;;关于和谐文化的理性思考——基于历史选择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视角[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张益伟;;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路径选择[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居占杰;;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及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9 陈奇;;绿色经济论纲[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黄茂兴;孙智英;;信用资源开发:利益综合与路径选择[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洪章;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路径选择[N];湖北日报;2011年
2 袁祖怀;建设“两型城市”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支持[N];淮南日报;2010年
3 罗田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朱贤林;整治国土领域腐败现象的路径选择[N];黄冈日报;2011年
4 ;制造大国与金融大国的路径选择[N];解放日报;2011年
5 姜正林;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的路径选择[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记者 宋冰;上海社保每年亏空百亿 国企收益填补面临路径选择[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关健;供应链竞争时代的路径选择[N];电脑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慧敏 陕西记者 张玮;“西邮寄”的路径选择[N];中国邮政报;2009年
9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郝晓宁;构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的政策路径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学军;路径选择:与共和国脉搏一起跳动[N];中国船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京荣;交通网络路径选择及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2 史娟;钙离子对TRPC6和TRPC7的相反调节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5 张虎;论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欧阳静;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新疆大学;2006年
8 周睿;论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晓云;中国进城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宇;重庆经济协作区发展路径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2 茹庆华;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参与国际贸易的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闫文亮;法律全球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徐欣;加快江苏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齐月祥;生态危机与政治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6 陈樱;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杨颂勋;中国信访制度改革及其路径选择[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银杰;证券公司业务创新及其路径选择[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达;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维;休闲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3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