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关于中国企业集团法体系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03 05:16

  本文选题:企业集团法 + 公司法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4期


【摘要】:企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把企业集团法的确立和完善推上了市场经济法制现代化的现实舞台。我国企业集团法体系的立法模式应选择以公司法为基础、兼有配套法的分散型模式。要充实公司法,明确母子公司、相互持股、控股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责任关系,同时改造配套法,,对金融法、财税制度等关涉企业集团法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使之适应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要求,并对企业集团发展中产生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进行规制。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group has push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law into the realistic stag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legislative mode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law of our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mpany law and the decentralized model of the supporting law. It is necessary to enrich the company law and clarify the rights of the parent company, the mutual holding and the holding compan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lig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form of the supporting law, and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such as financial law and financial and tax system, shoul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regulate the monopoly and unfair compet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group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侨,陈雅明;分散立法:我国企业集团法律制度构建的必然选择——兼论德国法对我国企业集团法律制度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王中;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集团法》的设想[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12期

3 王天习;国企改革中企业集团的立法探讨[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4 李清宇;我国公司法对小股东保护的欠缺及应采取的措施[J];兰州学刊;2002年04期

5 ;《公司法》等10部法律修正案通过[J];印刷经理人;2004年10期

6 刘俊海;《公司法》的修改与解释:以司法权的适度干预为中心[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7 乔维全;;国有公司工作人员违反公司法犯罪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12期

8 蔡晓天;;论《公司法》对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与平衡[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9 商浩;;关于信用能否作为出资形式的法律思考[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10 吴鹃;李和仪;;我国自然人一人公司转投资立法缺失之评析——评2005年《公司法》第59条第2款[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9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2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4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农夫 通讯员 王尧顺;新《公司法》催生惠安“老板时代”[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6 袁祥;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将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最高人民法院 杜军;公司法中董事竞业规则的解释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张稳;用“比较法”攻克公司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9 易茗忻;新《公司法》体现各方利益[N];中国工业报;2005年

10 早报记者  陈其珏;与公司法接轨 对外担保限制放宽[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吴浩;商法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邹发云;公司董事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卫军;论上市公司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辉;论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7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37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