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章程的法律之困及其解决——基于与公司章程之比较
本文选题:大学章程 + 公司章程 ; 参考:《学术交流》2012年04期
【摘要】:公司章程与大学章程具有同源、同形、同质性,因而我国《高等教育法》可以借鉴《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来解决我国高校制定大学章程时所面临的制定主体、效力范围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的基本法律问题:在制定主体方面,应以高校举办方制定章程为原则,同时增加弹性规定,允许举办方委托高校制定章程;在效力范围方面,章程的契约本质决定其只能约束参与人,如果要具备约束大学法人、校长等非契约方的效力,必须通过法律予以明示;在治理结构方面,应将高校党委、校长、教职工代表大会分别明确规定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以实现高校权力的合理制约。如此,高校的"依法治校"才能有法可依,大学的章程自治也才能行之有效。
[Abstract]: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re of the same origin, form and quality with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university. Therefore, the higher Education Law of our country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Company La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main body of making the university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faced by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three basic legal problems in the scope of effectiven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governance: in formulating the main body, we should tak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organize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regulations, allow the organizers to entrust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formulate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nd in terms of the scope of effectiveness,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determines that they can only bind the participants. If they are to have the effect of binding non-contractual parties such as university legal persons and presidents, they must be explicitly expressed by law. The Congress of the staff and staff is defined as the decision-making organ, the executive organ and the supervisory organ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asonable restriction of the university power. In this way, the university's "governing by law" can have the law,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university's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can be effective.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分类号】: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常健;;论公司章程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法学家;2011年02期
2 唐英;公司章程性质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湛中乐;苏宇;;西方大学章程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琦;;论公司章程的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2 张景峰;;官方法与民间法视野下的公司章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唐英;;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法学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杨金华;;大学章程的法律透视[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年07期
5 丁亚丽;;论公司法与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协调与完善[J];世纪桥;2010年09期
6 郑布英;论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自我保护[J];企业经济;2004年01期
7 米俊魁;;大学章程法律性质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1期
8 尹红强;;我国类别股份制度现代化研究[J];证券法苑;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薇薇;公司自治下的国家强制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康磊;论公司章程法律效力[D];郑州大学;2009年
3 黄兰岚;公司法中的自治与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蕊;公司章程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蔺艳军;公司章程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郭洪魁;论公司自治[D];郑州大学;2007年
7 唐英;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何翔;论公司章程对股东权的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陈新松;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易汝庄;中国内地与香港公司章程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3 席恒,李鼎新;公司治理的社会学分析:结构与功能[J];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4 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J];中外法学;2004年06期
5 王保树;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面临的主题[J];现代法学;2003年03期
6 江平;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五)[J];中国律师;1999年06期
7 张民安;公司的目的性条款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秋明;;学术法人制度:大学自治的法律保障[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建伟;;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思考[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3 金一超;;从审核到立法:论大学章程的生效程序[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4 张莉;;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实践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6期
5 余丽梅;;我国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完善的法理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石光乾;;权利文化与秩序建构: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的多维反思[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艾莉;;论大学对学生承担侵权责任的理论依据[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军;;离职之后的竞业限制[J];IT经理世界;2011年15期
9 洪彬;;中国大陆、香港公司法律之比较[J];港澳经济;1996年11期
10 张义佼;牛忠江;;生产守则:企业社会责任的劳动法学观察[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雪丽;;环境风险网状治理结构构建——以日本大地震为例的评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良英邋通讯员 韩靖桥;征求修订《高等教育法》意见[N];湖北日报;2007年
2 郭桂花;《高等教育法》将进行修订完善[N];厦门日报;2007年
3 记者 郭晓宇;教育部开展专题调研[N];法制日报;2010年
4 李克杰;不能让业委会反客为主[N];检察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锋;认真对待学生的权利[N];法制日报;2005年
6 刘明明;委托办入学指标 违法无效判退款[N];法治快报;2007年
7 周天勇;社保管理体制的选择和立法要三思而后定[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记者 王剑锋;村民违建可取消分红[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黄辉记者 李青;教育经费立法要加快[N];法制日报;2006年
10 李轩;学校是否有权禁止欠费研究生答辩[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兰领;论政府与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法律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李玄;从管理到治理:环境行政的法治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彭建国;中、日、美高等教育法几个问题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瑞明;农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仰丙灿;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法律保护[D];苏州大学;2006年
6 吴叶林;大学章程立法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善平;当代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蒲晓媛;论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法律规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杨文治;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陈晓茵;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9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9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