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忠实义务:趋同抑或路径依赖——一个比较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21 01:20

  本文选题:公司法 + 趋同化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近年来,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促使各国加大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法的改革力度,从全球范围来看,"趋同抑或路径依赖",已成为公司法制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忠实义务的制定法与法律执行两个层面进行比较法律经济学分析,证明忠实义务仅在各国公司法的制定法层面实现了有限趋同,但在具体规制模式以及法律执行层面仍受制于路径依赖的影响。在我国,一味追求与发达国家公司法制度的趋同并不合适,可取的做法是加强法律实施的实证研究,了解路径依赖对公司法规则运行的影响,针对我国特定的局限条件推动公司法的改革。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global competition has prompted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mpany law.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vergence or path dependence"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 in the reform of corporate legal system.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two levels of law making and enforcement of the obligation of loyalty, it is proved that the obligation of loyalty has only realized the limited convergence in the level of the formulation law of the company law of various countries. However, in the specific regulatory model and the level of law enforcement is still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path dependence. In our country,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blindly pursue the convergence with the company law system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advisable to strengthe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path dependence on the operation of company law rule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mpany law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limitation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项目“商法研究:法律适用的视角”(10BFX084)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军;;公司经营者忠实和勤勉义务诉讼研究——以14省、直辖市的137件判决书为样本[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2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3 邓峰;;公司利益缺失下的利益冲突规则——基于法律文本和实践的反思[J];法学家;2009年04期

4 蒋大兴;;公司法的政治约束——一种政治解释的路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5 周基锺;刘红梅;;韩国股份公司管理中董事的善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J];山东经济;2009年05期

6 邓峰;;中国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J];中外法学;2008年01期

7 董淳锷;;公司法改革的路径检讨和展望:制度变迁的视角[J];中外法学;2011年04期

8 李燕;;透视美国公司法上的董事忠实义务——兼评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忠实义务之规定[J];现代法学;2008年01期

9 许德风;;论私法上财产的定价——以交易中的估值机制为中心[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颖芝;;衡平法外的受信义务——析董事于新《公司法》下之“忠实义务”[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小平;;法律经济学的普通法语境及其在大陆法系背景下的应用前景[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3 王军;;公司经营者忠实和勤勉义务诉讼研究——以14省、直辖市的137件判决书为样本[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4 谭贵华;;论公司归入权之缘起及其理论基础[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赵明;褚蓥;;美国慈善基金会利益输送禁止规则探析——兼与中国相关规定之比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艳秋;;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黄新华;;基于不同视角的法律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8 胡军;夏曦;;上市公司董事义务分析及立法完善[J];财会月刊;2009年15期

9 胡菁菁;蒋品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如何做到公正有效[J];财会月刊;2012年06期

10 赵文贵;唐艳;王冠宇;;公司治理与董事责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志利;;违约救济的效率性研究:一个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周林彬;孙琳玲;;法律规避的法律经济学新探:以公司融资中的法律规避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蒲俊丞;;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治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和育东;;交易成本理论与专利侵权救济[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7 熊进光;张怡超;;2007—2008年商法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张军;;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以环境税和以奖代治的经济激励政策为视角[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强;利益冲突视野下我国企业年金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司艳丽;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雷晓冰;表决权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商业判断规则的要素与规则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维娜;董事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潇白;公司并购中董事忠实义务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龙;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建构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凌济;论公司机会规则的认定标准[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天君;公司归入权的适用与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思圆;我国拆迁法律制度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储纯;我国公司董事义务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爱民;论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董国军;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育明,张启兵;公司法中的自我交易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2 王钧;;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利益冲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3 方流芳;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4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5 何永哲;董事自己代表和双方代表与公司交易行为之禁止探讨[J];中国司法;2001年10期

6 雷兴虎,蔡晔;论董事行使职权的内外部制衡机制[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7 徐海燕;;公共利益与拆迁补偿:从重庆最牛“钉子户”案看《物权法》第42条的解释[J];法学评论;2007年04期

8 王申;朱传林诉赵建平董事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法律适用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2001年08期

9 林来梵;陈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中美“钉子户”案件的比较[J];法学;2007年08期

10 胡锦光;王锴;;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以北京酒仙桥拆迁案为例[J];法学;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耀明;;论公司机会准则[J];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2 李艳芳;马万年;;试论控股股东的忠实义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彭洋;李莉;;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J];知识经济;2008年02期

4 陈文颖;;从婚姻的契约性谈“忠实协议”的效力[J];科技资讯;2008年19期

5 邓从先;;浅议因一方违反忠实义务导致离婚的民事责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陈哆;;关于夫妻间违背忠实义务方个人财产赔付的问题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7 邵世星;简论配偶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陶政;;刍议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及法律责任[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仲继银;;恪守管家本分:董事的忠实义务[J];董事会;2007年08期

10 刘辉;;浅析董事违反忠实义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铭;;从忠实义务方面谈婚姻问题——以筑路人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张颖;;董事的义务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徐茜;;浅析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樊云慧;;破产管理人的义务和责任探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马存利;宿杰;;破产管理人诚信义务研究及其对我国破产立法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刘晰;梁梅;;董事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胡晓珂;;论管理层收购利益冲突的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赵廉慧;;《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陈峥宇;;上市公司的董事回避制度——建立还须健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东斌;“忠实义务”应进一步完善[N];解放军报;2001年

2 永大律师事务所 包立恒 律师;妻子能否起诉要求丈夫履行忠实义务[N];九江日报;2005年

3 津洪;进一步完善“忠实义务”是公司法修改的重中之重[N];法制日报;2003年

4 袁彩红;强化基金管理人的“忠实义务”[N];证券日报;2004年

5 郑云梅 陈声艺 傅庆辉;夫妻之间的同居与忠实义务[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姚剑;劳动者的忠实义务浅析[N];经理日报;2008年

7 王宗奇;从信托法看基金管理公司的忠实义务[N];证券时报;2001年

8 巴曙松 袁彩红;弱市不容“试错”忠实义务 防火 防盗防“基金管理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9 宋一欣;上市公司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刑事制裁[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孔维寅;董事不“忠”应赔偿[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兵;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郑丽英;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武贵振;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专家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郑佳宁;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凌云;英美合同法之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洙德;从公司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欣宇;养老基金管理人谨慎投资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捷;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文化[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胡改蓉;国有公司董事会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小康;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红;董事忠实义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方林;论篡夺公司机会[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李远纯;论控制股东的忠实义务[D];湘潭大学;2004年

5 严久利;论经营判断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陈璎怡;论董事忠实义务在破产法上的扩展[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于永攀;公司机会准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金鑫;控制股东忠实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陆晓妹;公司机会规则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陈越;医疗专家过失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7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917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