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对董事诉讼中的商业判断规则
本文选题:直接诉讼 + 派生诉讼 ; 参考:《法学》2009年05期
【摘要】: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创建了股东对董事的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拓宽了司法对公司运作的介入。然而在发挥诉讼对股东权益维护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董事权责的平衡和司法对经营世界的尊重。美国的商业判断规则在股东对董事诉讼中具有排除司法实质审查、确立诉讼的证据规则、在派生诉讼中建立用尽内部救济原则的功能。我国在借鉴商业判断规则时,应作成文法化的引进。在司法解释中细化董事的注意义务,明确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条件和商业判断规则的运作程序,完善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
[Abstract]:The revision of the company law of China has created a direct and derivative ac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to the directors and broadene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judiciary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However, while playing a lawsuit agains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we mus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th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directors and the respect of the judiciary to the operating world. The litiga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excluding the judicial substance review, establishing the evidence rule of the lawsuit and establishing the function of exhaustion of the internal relief principle in the derivative action. In reference to the rules of commercial judgment, our country should introdu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tutory law.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we should refine the duty of attention of the directors, clear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s and the commercial judgment rules. The procedure of opera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prepositional procedure of the derivative suit.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复旦大学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1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桂清;;股东对董事之直接诉讼——对新公司法第153条法理基础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2 石少侠;论股东诉讼与股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3 胡滨,曹顺明;论公司法上的经营判断规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胜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出资不实民事责任剖析——关于《公司法》第84条、94条之系统解释[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岳洋;;国有股权行使困境的法律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崔汪卫;;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李建伟;;公司清算义务人基本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7 吴志宇;;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谭贵华;;论公司归入权之缘起及其理论基础[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赵明;褚蓥;;美国慈善基金会利益输送禁止规则探析——兼与中国相关规定之比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肖和保;;股东提案权制度:美国法的经验与中国法的完善[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包哲钰;罗彪;;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丁志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晋;;浅谈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7 ;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蔡惠燕;;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方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宋佳;论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单颖之;公司机会之“合同”解决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文s,
本文编号:1943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94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