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百度、58同城等创新型企业纷纷通过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双层股权结构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阿里巴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的上市咨询以及随后赴美国上市事件,更引发了国内对双层股权结构存废的激烈讨论。公司法传统理念中,股权包括了财产权和公司治理权。随着学者对公司法的深入研究,得出在一定情况下股权中的财产权和公司治理权是可以分离的。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以及商事实践的需求,国外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确立了类别股制度。类别股是指在财产权和控制权内容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和差等的不同股份。类别股对企业融资以及满足不同投资者投资需求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司所采用的双层股权结构模式就是类别股的一种,主要体现为对管理层股东公司表决权的扩张,对普通股东表决权的限制。双层股权结构,指公司将其普通股分为A类和B类,A类普通股遵循“一股一票”的原则享有表决权,B类普通股每股所具有的表决权是A类普通股的数倍。B类普通股一般由公司创始人以及创始团队出资持有,该类股票不能进行公开交易,一旦转让就必须以1:1的比例置换成A类普通股。双层股权结构,被认为是一种通过分离现金流和控制权而对公司实行有效控制的手段。纵观世界上多数国家,这种以限制普通股东表决权的类别股制度在封闭式公司中的应用是被法律所认可的。但是,基于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公众公司是否可以适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不同国家的立法态度不同。内地电子商务界的翘楚阿里巴巴在2013年9月曾意图运用双层股权结构在香港上市,但港交所出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并未接受。但港交所在否决了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该制度的重要性。双层股权结构的适用的确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风险,但是该股权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证券市场上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可见双层股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践需求。随着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各国证交所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我国证券监管部门以及证券交易所不能只看到双层股权结构的弊端而全盘否定该种制度,而是应当对该股权结构的产生原因、利弊进行梳理,并对风险控制进行验证。一方面,双层股权结构具有现实的需求,既然存在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该种股权结构的优势。如若一味否定双层股权结构,那么一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企业便会在其他国家的证券交易所上市,本国投资者就不能共享企业发展所得的收益。另一方面,双层股权结构确实存在不公平,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较益受到损害,而投资者是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证券市场监管者的重点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决不能舍本逐末,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双层股权结构进行限制并进行适当的制度创新。综上所述,完善类别股制度的立法,加强双层股权结构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对表决权类别股的先进立法经验,探寻表决权类别股在我国的历史渊源,结合我国具体的商事实践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双层股权结构规则。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双层股权结构的专著和编著,现阶段发表的论文研究多集中在对双层股权结构实践需求的研究上,认为双层股权结构不仅可以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也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笔者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内涵和背后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双层股权结构其实质就是一种表决权类别股,这种股权结构在美国、日本等国被广泛认可。之所以在国内引起极大地争议,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一贯遵循“一股一权”规制。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一股一权”理论背后的基础正在发生变化,随着股东异质性理论、公司合同理论等的创新,“一股一权”理论正慢慢衰弱。此外,笔者也详细罗列了双层股权结构适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制度风险。认为,仅仅探讨双层股权结构的存废并没有实质价值,我们应当看到该种股权结构的优势和风险,考察风险的防御机制,本文在论文最后部分针对双层股权结构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角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总的来说,本文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双层股权结构的本质属性,也罗列了双层股权结构存在的法律风险,发现双层股权结构中创始人控制权与普通投资者保护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此外,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现状的考察,客观剖析了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的制度壁垒和适用空间。在上述论证基础上,对我国适用双层股权结构提出了相关制度构建。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双层股权结构这种新型的公司股权结构。第一节,概述了双层股权结构的内涵,以及其与传统的单一股权模式的区别。揭示了双层股权结构的实质,双层股权结构就是一种在表决上作特殊安排的类别股。表决权类别股制度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肯定。第二节,梳理了双层股权结构从产生到争议再到日趋稳定的历史演变过程。此外,也介绍了现如今双层股权结构在美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情况和美国监管部门对双层股权结构的规制制度。第二部分,分析了双层股权结构所支撑的理论基础。分别包括公司合同树理论、股东异质化理论以及股权中财产权与表决权可分离理论。为下文对双层股权结构的进一步探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双层股权结构存在的争议,从而进一步对双层股权结构进行探究。第一节,揭示了双层股权结构所存在的制度风险。第二节,对适用双层股权结构进行必要性分析。通过这种比较研究,突出双层股权结构存废的争议焦点。第四部分,考察我国适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环境。为下文对我国双层股权结构提出制度建议提供基础。第一节,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壁垒。第二节,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相关立法对双层股权结构的适用预留了空间。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适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建议。第一节,提出介于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应当对双层股权结构的适用进行从严规定,限制该种股权结构的适用。第二节,提出应当加强对创始人股东的监管,以规避这种股权结构存在的代理成本风险。第三,提出应当加强公众投资利益的保护,在事前的规制以及事后的救济方面予以重视。当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的撰写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缺少对国外适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风险仅仅提出了理论上的风险没有揭示在运行过程中实践上所存在的风险。其次,对国外监管部门如何具体监管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运行方面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德忠;范海峰;;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J];台声.新视角;2005年07期
2 ;风险投资热再度升温[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08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海青;;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陈际红;;风险投资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高露;;加拿大:在解决资金上做文章[A];2003北京中小流通企业服务年会专刊(2)[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学志;我市股权登记托管中心昨日成立[N];四平日报;2007年
2 屈凌燕;激活“死”股权 产生“活”资金[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屈凌燕;让沉淀的死股权产生流动的活资金[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屈凌燕;浙江:激活股权“沉淀”资本,解企业燃眉之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记者 周建亮;股权融资岛城渐成气候 企业选择尚需量力而行[N];青岛日报;2010年
6 新疆日报记者 杨杰;新疆成为股权投资企业西部最大聚集地[N];兵团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杨杰 见习记者 王永飞;新疆成为股权投资企业西部最大聚集地[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永飞;新疆迅速成长为西部股权资本最大聚集地[N];新疆日报(汉);2011年
9 程志云;股权投资立法 基金设立拟用备案制[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王永飞;股权资本投资蜂拥入疆[N];西部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股权激励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芬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财务控制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3 朱爽;我国表决权类别股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贾丽桓;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王思萌;基于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视角的控制权争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陈光;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7 邱婷;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8 李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张占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蒋紫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
本文编号:
251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