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隐名股东知情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21:20

  本文关键词:隐名股东知情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实经济领域中,隐名股东作为投资主体的现象在公司设立之初并不鲜见,且隐名股东对标的公司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然而,现行立法对隐名股东问题未做出明确规定,,司法解释也仅仅有两条,无法规范、完善隐名股东事宜。不仅如此,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对于隐名股东是否为标的公司之股东尚未形成一致认识,更遑论隐名股东是否或者能够享有知情权了。 本文主要对隐名股东这一特殊主体的资格认定及司法救济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根据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的相关内容可知:最高院对隐名股东是否具备股东资格及享有股东权利持肯定态度,但是没有规定隐名股东相关事宜的具体法律适用规则,亦未明确规定隐名股东权利行使规则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在主张“隐名股东是标的公司的股东”的前提下,主张隐名股东享有知情权,并从立法角度提出完善保护隐名股东知情权的建议。本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检索法,以法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以信托关系为视角,具体分析隐名股东作为知情权主体,其享有的权利范围以及司法救济,最终体现出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作为知情权主体的特殊性。 隐名股东知情权问题,作者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对隐名股东主体资格进行确认,我们更加偏向于实质要件说,原因是“实质要件说”更能体现私法自治这一目的。第二,隐名股东应该作为知情权主体的原因是:知情权是股东的基础性权利;权利与义务应该统一;应遵循公平与正义原则;应该扩大投资、促进公司发展以及保证投资人利益。第三,隐名股东知情权的范围、限制应与显名股东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则体现在隐名股东的主观性上,只有善意的隐名股东方可享有知情权。第四,对于检查人选举请求权来说,我们持否定态度,因为该权利具有对外属性。它与查阅权、复制权和质询权不同,隐名股东一旦行使检查人选举请求权,则极易侵犯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创新点。第五,司法救济。认为在诉讼中可从基于合同之诉讼、非合同诉讼、确权诉讼三方面进行救济。基于合同之诉,隐名股东对显名股东可以基于代理关系、信托合同关系提起诉讼,要求显名股东实际履行或者是进行违约赔偿;非基于合同的诉讼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不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只是凭借口头约定而提起的诉讼,该诉极大地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隐名股东的权益保护十分不利。对此,我们引入“推定信托”的概念到信托法中,进而完善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非合同状态下的救济途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对确权诉讼而言,本文认为:当隐名股东行使知情权请求权时,公司拒不履行,隐名股东可行使确权诉讼使自己成为显名股东,进而行使知情权。如此,必将节约大量的司法成本。
【关键词】:公司 知情权 显名股东 隐名股东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3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2
  • 1.3.1 国内文献综述10-11
  • 1.3.2 国外文献综述11-12
  • 1.4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12-13
  • 第二章 隐名股东作为知情权主体的理论依据13-26
  • 2.1 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及分类13-19
  • 2.1.1 股东的法律特征及分类13-14
  • 2.1.2 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及分类14-18
  • 2.1.3 隐名股东产生的原因18-19
  • 2.2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纷争19-21
  • 2.2.1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理论纷争形态19-20
  • 2.2.2 我对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的认识20-21
  • 2.3 隐名股东知情权主体资格分析21-26
  • 2.3.1 隐名股东享有知情权的原因21-22
  • 2.3.2 享有知情权隐名股东的范围22
  • 2.3.3 隐名股东知情权的权利基础22-26
  • 第三章 隐名股东知情权的行使26-37
  • 3.1 隐名股东知情权行使的途径26-27
  • 3.2 隐名股东知情权行使的范围27-33
  • 3.2.1 查阅、复制权27-30
  • 3.2.2 质询权30-31
  • 3.2.3 检查人选任请求权31-33
  • 3.3 隐名股东知情权行使的限制33-37
  • 3.3.1 主观目的限制33-35
  • 3.3.2 时间、地点限制35
  • 3.3.3 时效的限制35-37
  • 第四章 隐名股东知情权的司法救济37-42
  • 4.1 知情权引起的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诉37-39
  • 4.1.1 基于书面合同的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违约之诉37-38
  • 4.1.2 基于非书面合同的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诉38-39
  • 4.2 知情权引发的隐名股东提起的确权诉讼39-42
  • 4.2.1 前置程序39-40
  • 4.2.2 确权的条件40-42
  • 第五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5-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欣;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隐名股东知情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64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