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合理适用
本文关键词:论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合理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股权转让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经济现象。不同于在证券交易所等公共平台股权交易的公开性,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其本身的人合性,在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需要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来维护公司内部的稳定性。因此,我国《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对外转让时,赋予公司其他股东以优先购买权。股权转让牵涉的不仅仅是交易当事人双方,还涉及到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公司法设置优先购买权来平衡这之间的利益关系,但是我国法律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合理适用条件和效力问题的规定,还不够完善。本文讨论的问题就是发生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这一大前提之下的。自我国《公司法》施行以来,学者们对于《公司法》第七十一条(原第七十二条)进行了各类的解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就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就有了多种解读;对于优先购买权的适用情形,法律没有较为具体的规定,如对“同等条件”、“适用期限”等未有明确,完全交由公司章程来决定;对于优先购买权被侵犯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及救济方式,在法学界内也有诸多争议。本文从理论层面出发,首先探讨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和效力问题,从其性质衍生出具体操作流程中所不确定的因素,再至如果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被侵犯,应当如何救济。本文试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过去的经典案例,来探讨如何在具体的实务中,为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设置进一步的限制适用条件及可操作的实现途径,使其在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有序行使,平衡转让人、第三人和其他具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从概念和性质出发,借鉴了经典案例的结论以及国外的一些立法规定,以此为基础来探讨我国未来立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完善建议。文章第一部分介绍本文所论述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情况和理论背景。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发生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的前提之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性质决定效力,探讨其性质,对于认定其效力具有重要影响。本部分最后,从法律和经济学角度,梳理了股东优先购买权设置的多重价值意义。第二部分讲述我国在股东优先购买权合理适用问题上的现状,分析法律规定上的不完善之处。我国现行法律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做出的实质性规定仅限于“同等条件”。但是,对于这些条件的具体规定,暂无明确详实的立法解释和说明,法学界和实务界也是各执一词,看法各异。本文拟通过分享案例及实践经验,探讨违背股东优先购买权引发的法律后果。第三部分借鉴国外对于股权转让限制、股东优先购买权保护的立法规定,探索我国立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一些建议,完善其合理适用的条件,以力求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兼顾多方市场主体的利益。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优先购买权 同等条件 合理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6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
- 三、文献综述9-14
- 四、主要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概述16-22
- 一、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背景16-17
- 二、股权转让中优先购买权的性质探讨17-20
- (一)“期待权说”17-18
- (二)“请求权说”18
- (三)“形成权说”18-20
- 三、股权转让中优先购买权设置的价值意义20-22
- (一)保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20
- (二)保护拟转让股权股东的合法权益20-21
- (三)平衡多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21
- (四)符合经济学上的“交易成本”论21-22
- 第二章 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22-32
- 一、公司章程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22-23
- (一)初始公司章程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设定22-23
- (二)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削弱或排除股东优先购买权23
- 二、对于适用主体的规定23-24
- 三、对“同等条件”的认定24-28
- (一)“同等条件”包含的内容24-25
- (二)关于拟转让股权价格的确定25-26
- (三)关于支付方式26
- (四)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否可以仅就部分转让股权行使26-27
- (五)其他可能涉及到“同等条件”的要素27-28
- 四、其他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时间期限28-29
- 五、违背股东优先购买权之后的效力29-32
- (一)“外滩地王案”简析29-30
- (二)违背以后会产生的法律效果30-32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建议32-39
- 一、域外国家地区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相关规定32-35
- (一)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主体的规定32-33
- (二)关于“同等条件”的规定33-34
- (三)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的规定34-35
- 二、完善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立法建议35-39
- (一)明确“同等条件”的具体内涵35-36
- (二)明确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36-37
- (三)股东优先购买权被侵犯后的救济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3-44
- 后记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珍;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发展与实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杨华;优先购买权类型化研究及法理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周自康;浅谈我国优先购买权制度的重构[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马新彦,张晓阳;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兼论优先购买权在未来民法典中的定位[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文成;我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J];中国房地信息;2004年04期
6 章正璋;关于优先购买权的几个法律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魏波;房产优先购买权的冲突与立法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徐新贵;论拍卖过程中的优先购买权[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丁春艳;;论私法中的优先购买权[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李志忠;;优先购买权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J];甘肃科技;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启;;国有股权挂牌出让中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玉;;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房屋拍卖中的实现[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彤海;;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缺陷[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勇峰;;股权转让中的几个特殊问题[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栋明;强制执行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N];江苏经济报;2004年
2 潘启芳 日成;优先购买权行使期限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安徽大学法学院 戴孟勇;刍议行使优先购买权[N];人民法院报;2000年
4 李洪宇 马艳敏 荣 伟;出资转让时优先购买权行使规定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王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拍卖中 优先购买权的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王雪青;股权收购留神“优先购买权”![N];上海证券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万晶;复星坚称享有优先购买权[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汪来超;房屋买卖如何处理优先购买权纠纷[N];法制日报;2002年
9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_";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否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N];法制日报;2005年
10 熊艳蓓 姚德磊;公有住房出售 原住户有无优先购买权[N];工人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高飞;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探微[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欣佳;民事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郑定锋;优先购买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朱爱东;优先购买权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任君萍;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林杉;论优先购买权的实现[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曹艳芝;优先购买权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陈先锋;论优先购买权[D];武汉大学;2004年
9 曹楠楠;论优先购买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林沛文;法定优先购买权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论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合理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8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