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这一重要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的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隐名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增多。目前我国法律对隐名股东尚未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各地司法实践中对隐名股东的认定标准也不一,隐名股东已经成为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重要难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隐名股东问题,减少隐名股东的法律分歧,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从隐名股东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隐名股东的认定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由此对完善隐名股东的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隐名股东概述。分析隐名股东的概念和特征进而归纳出其类型,并深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弄清隐名股东的本质和出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可以避免一些混淆行为的发生,对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隐名股东股权转让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安全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分析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从而分析显名股东、公司和第三人对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的认定。厘清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的相关法律问题,对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第三部分是隐名股东的纠纷与解决。分析隐名股东司法实践中的纠纷类型,为隐名股东立法完善提供基础。解决隐名股东的纠纷问题应当从维护市场交易稳定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方主体的利益,制定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是隐名股东立法完善建议。分析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提出隐名股东立法完善建议。分析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需区别实际出资人与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人需得到公司内部认可才能成为公司的隐名股东。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只是对公司内部而言,在涉及公司外部法律关系时隐名股东需变更为实名股东才能享有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利。
【关键词】:隐名出资 隐名股东 股东资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隐名股东概述11-19
-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概念和特征11-15
- 一、 隐名股东的概念11-12
- 二、 隐名股东的特征12-13
- 三、 隐名股东和相关概念的比较13-15
-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成因15-17
- 一、 规避法律政策规定15-16
- 二、 非出于规避法律政策规定16-17
- 第三节 隐名股东的出资方式17-18
- 小结18-19
- 第二章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19-26
- 第一节 股东资格认定标准19-20
- 一、 出资与股东资格19-20
- 二、 公司确认与股东资格20
-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的认定20-25
- 一、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原则20-21
- 二、 隐名股东资格主流学说21-22
- 三、 隐名股东资格的具体认定22-25
- 小结25-26
- 第三章 隐名股东法律纠纷类型辨析26-32
-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确认纠纷26-27
- 一、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协议的效力26
- 二、 法律、行政法规对股东身份的限制性规定26-27
- 第二节 隐名股东瑕疵出资纠纷27-28
- 一、 涉及公司内部瑕疵出资纠纷的解决27-28
- 二、 涉及第三人瑕疵出资纠纷的解决28
- 第三节 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纠纷28-30
- 一、 隐名股东对显名股东的股权转让不予认可28-29
- 二、 显名股东对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不予认可29-30
- 第四节 隐名股东出资返还纠纷30-31
- 小结31-32
- 第四章 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与完善32-38
- 第一节 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立法研究32-33
- 第二节 完善隐名股东立法的原则33-34
- 一、 维护市场交易安全原则33-34
- 二、 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原则34
- 三、 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原则34
- 四、 禁止恶意规避法律型的隐名股东34
- 第三节 完善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立法建议34-37
- 一、 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完善34-35
- 二、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的立法完善35-36
- 三、 隐名股东变更为实名股东的立法完善36-37
- 小结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李连芳;;规避法律型隐名投资问题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高永周;;从团体行为的逻辑透视公司法人格否认——兼评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冯永强;;公司性质的争议:从视角组合的角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学士;;章程限定股东表决权代理人资格效力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王风梅;;股东的知情权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李建伟;;公司清算义务人基本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8 尹志海;;一股一票、资本多数决与股权平等[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9 陈界融;;股东协议与公司章程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刘彦沣;;公司董事查阅权:美国法的经验和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骆盛智;;浅析委托投票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3 刘畅;;论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思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克宁;主权财富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杨春禧;合作社主体法律制度的一般原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宋佳;论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单颖之;公司机会之“合同”解决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孙淑懿;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8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