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破产债权公平居次原则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20:29

  本文关键词:破产债权公平居次原则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破产分配的最高目标就是衡平各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在秩序中存求各债权人利益的平等保护,不会厚此薄彼。这也正是破产分配顺位设计的价值所在。当公司陷入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时,公司的破产财产已不足以完全清偿所有债权,破产分配作为各方主体利益实现的最后一道闸门,在维护各主体利益的平衡,维护社会交易安全、信用体系、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律在此阶段应更加关注各债权人利益的平等保护。 虽然公司法并不反对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成为公司的债权人,但由于他们在控制从属公司和获取从属公司的信息上具有天然优势,这就在事实上将他们置于比从属公司其它债权人更优越的地位,使他们在保障自己对从属公司的债权的实现上享有更多优势,当其在破产分配中又能与其他普通债权人在按比例平等受偿时,就可能侵夺其他债权人的破产分配利益,对其他债权人造成不公,违背破产分配实质正义的立法价值。破产债权公平居次原则就是为了调整这一失衡利益关系而产生的救济手段。为了保证所有债权都能得到实质公平的分配,该原则将具有资本替代性质的股东债权和因不公平行为取得的债权居后于其他债权受偿,在秩序中存求各方债权人利益的平衡,使得破产财产得以公平合理分配,将破产企业对各债权人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外,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结合案例分析了我国公司破产分配中让控制股东债权与其他债权平等受偿做法的弊端,表明在破产分配中债权处理的困境应予解决。第二部分梳理了我国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以及侵权责任法对债权人提供的保护,在肯定公司法提供的一般保护制度价值、破产法上破产撤销制度和破产无效制度作用、合同法提供的契约保护和侵权责任法的侵权救济途径的意义的基础上,又指出了现行立法在破产分配上对债权人保护的不足,进而指出需要借鉴境外做法构建我国破产债权人保护的债权公平居次制度。第三部分认为债权公平居次原则分为针对股东贷款债权的公平居次和针对不当行为的衡平居次两种原则,并对德国公司法改革前后针对股东贷款的资本替代规则、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针对有不当行为的债权衡平居次规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了他们的适用规则和法律效果,提出了他们在破产分配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独特价值和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结合前文的论述,提出了我国债权公平居次制度的建构模式,详细论述了针对股东贷款的资本替代规则和针对不当行为的债权公平居次规则在我国法上的构建,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公司法中关联企业立法和破产法上的相关制度,为债权公平居次原则更好地发挥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破产债权 关联企业 资本替代 衡平居次 破产侵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D923;D922.291.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破产分配的司法分歧与困惑9-13
  • (一) 从属公司破产分配时的债权处理困境9-10
  • (二) 破产分配典型案例分析10-13
  • (三) 初步的结论13
  • 二、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与问题13-19
  • (一) 公司法提供的保护与不足13-16
  • (二) 破产法提供的救济途径与弊端16-18
  • (三) 合同法提供的契约保护与问题所在18-19
  • (四) 侵权责任法的保障与不足19
  • (五) 基本结论19
  • 三、境外债权公平居次原则的借鉴19-32
  • (一) 德国模式:股东贷款居后受偿规则20-23
  • (二) 美国模式:衡平居次原则23-31
  • (三) 台湾关于债权居次受偿的立法31-32
  • (四) 小结32
  • 四、破产债权公平居次原则的构建32-37
  • (一) 针对股东贷款的公平居次规则建构32-34
  • (二) 针对不当行为的公平居次规则建构34-35
  • (三) 债权公平居次原则与公司法的协调35-36
  • (四) 债权公平居次原则与破产法的协调36-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琨;;论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权[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2 霍丽娜;;论我国公司法中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陈继梅;论母子公司结构中有限责任滥用的救济[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4 王德山;论有限担保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限担保责任[J];河北法学;2001年02期

5 尹田;论法人的侵权行为[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6 王天习;国企改革中企业集团的反垄断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3年01期

7 吴越;企业集团与少数股东保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3年06期

8 蓝邓骏,杜敏丽;破产抵销权新论[J];河北法学;2004年02期

9 隋平,莫智源;当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对法定资本制的依赖[J];河北法学;2004年02期

10 杨秋华;引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法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包哲钰;罗彪;;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李青武;;中国入世后完善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阎华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10 李昌庚;;全球化视野下的公司:社会化企业命题——兼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反思与重构[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侯景波;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李治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老

本文编号:293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93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