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2 23:00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投资者保护是为维护市场公平和投资者权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市场经济国家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对消除或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消极影响,以及遏制对投资者权益的不当侵犯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我国,这项工作也已经开始试行,无论是已经修改制定的《公司法》、《证券法》,还是监管当局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一系列措施,都凸显了有关部门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以及期望在制度建设上有所作为的决心。不过,尽管各方面都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迄今为止,投资者保护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大股东、管理层以及其他方面侵犯中小投资者的不当行为仍然不断出现,其中一些行为以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进行。因此,如何在理论和政策上做出建设性的思考,并争取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就成为资本市场乃至于整个金融界的一个重大课题。可喜的是,本届政府于去年年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110号文),再一次强调,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这就为我们的制度建设、研究和执行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与国外相比,我国法律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近一二十年才逐步形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我国对投资者的保护条例还显得相当薄弱,在监管尤其是执法层面上的公信力和操作性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投资者保护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做出进一步的独立思索和自由探讨。我们希望,这样一种学术讨论,旨在以发达市场经济的成熟理论为依据,以中国自己的实际发展为内容,期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看看能否以一种新的视角认识投资者保护问题,借以丰富国内现有的投资者保护理论,争取为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支持,并促进政策和操作层面的发展。 尽管提出了上述的一些思考,但限于学生的才疏学浅,在所学知识、社会实践和资料搜集等方面似乎都不足以驾驭这样一个庞大的题目。因此,在以上的总体思考和理论框架下,如何切入到一个比较具体并且能够为笔者把握得住的子课题上,就成为本论文选题的一个困惑。经过学生的反复思考,以及从自身搜集的大量资料来看,本论文最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以法律为考究的监管方面。我认为,监管最终落足于法律,所谓制度建设,最终也是对法律条款的解释和保障。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以R. La Porta、F. Lopez-D e-Silanes、A. Shleifer、R.W. Vishny(以下简称LLSV)为代表的法律论学派,也就是强调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是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证和数量分析,期望以本文某些粗浅的观点,能为国内的政策和实际操作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本文的写作框架如下: 第一章,对投资者和投资者保护的内涵作了阐述,并明确了本文的讨论对象主要在于对外部中小股东的保护。外部中小股东,出于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搭便车等各种原因,其权益往往受到掌握了更多公司内部信息和资源的内部人(Insider,往往指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侵犯和掠夺。因此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核心目的,在于保护外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免受或减少其被公司内部人所侵犯和掠夺(Expropriation)。 我国证券市场上散户居多,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达80%,这样的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决定了投资者保护在国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研究背景。改善投资者保护水平,一方面将有助于优化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并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因此投资者保护正在逐渐成为整个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对于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文献做了一个梳理和综述,从契约论、法律论两个角度来讨论了如何改善投资者保护水平。其中,以LLSV为代表的九十年代兴起的法律论,是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流派。法律论认为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会对投资者保护水平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应执法水平的提高,才是促进投资者保护的最重要手段。本文较为赞同法律论的观点,因此本文期望能够从法律制度和执法水平这两个角度,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做一些现状分析,以探讨国内投资者保护水平的现状和不足。 第三章,本文探讨了国内投资者保护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现状。首先,在纵向的时间轴上,本文梳理了这二十余年国内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和变化,可以看出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内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变革,对于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之后,在横向的法律制度框架上,本文构建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性规章、司法解释三个层次四个角度,阐述了各个层次、角度上国内法律制度方面的现状和不足。在对于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层次上,国内现状是分散立法,尚缺对于投资者保护的专门立法,因此亟须出台《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以赋予投资者保护更明确的法律地位。在行政法规和部门性规章的层次上,可以看出国务院和证监会这两年期望将证券监管重心转移到投资者保护上来,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而实际的落实情况和贯彻手段应当是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在司法解释的层次上,可以看出,国内对于投资者保护的司法救济体系不够全面,虽然近十年在虚假陈述这一侵权行为上的司法救济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但是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其他侵权行为上还亟须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以拓宽对于投资者保护的司法救济范围,并且司法体系的执法水平也亟须进一步的提升专业能力和执法效率。 在本章的第三、四节,本文选取了股东的投票权和投资者保护的受偿机制这两个角度,通过翻阅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深入解读了投资者保护在这两个角度的国内现状。股东的投票权是股东参与公司管理和分享公司剩余价值的基础,因此应当完善中小股东的投票机制,以进一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本文以LLSV方法下的抗董事权作为股东投票权的衡量标准,考察了国内《公司法》的规定,横向对比了其他法系的国家和地区,认为国内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法律制度对于股东投票权的保障,正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邮寄投票权、无阻碍出售权、累积投票制度和少数股东抗压机制这些方面仍有待提高。在投资者保护受偿机制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当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偿机制是如何搭建和实现的。本文对比了投资者保护司法救济的三大工具:行政责任、刑法责任和民法责任的现状水平,得出了国内在投资者保护司法救济方面民法责任相对较为缺位的结论,并对民法责任缺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考察了国内出于投资者保护目标的证券监管的有效性。对于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不仅要考察法律制度是否完善,也要考察一国之内法律执行层面上的效果如何。法律执行效率的高低,也会显著影响到投资者保护水平。本章以证券监管有效性作为法律执行效率的衡量指标,以此来考察国内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证券监管是否实现了监管有效性。首先,本章分析了国内证券监管机制的框架,指出了国内证券监管存在的两个弊端:一方面作为政府机构的证监会的监管地位缺乏独立性,因此影响了其在市场上的公信力和决策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证监会的监管重心一直在于如何为企业和市场解决融资问题,而非如何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因此长期以来存在着监管重心错位的现象。 之后,本章通过模型构建和推导,指出当证券监管部门加大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时,会对公司内部人形成震慑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和减少潜在的侵害行为,从而促进了投资者保护水平、增加了公司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推测,当证券监管对于投资者的保护被市场认为是有效率的时候,对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公告,市场应该有正向的市场反应;反之,则证券监管对于投资者的保护被认为是无效率的。在此假设下,本文以国内2002年-2013年期间的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罚公告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国内证券市场上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有着显著的负向反应,在上市公司被违规处罚之后投资者遭受了较大的价值损失。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来看,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内证券监管无效率的现状:当证券监管部门加大对违规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的时候,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对于这种监管无效率的现象,本文接着从证券监管的独立性、震慑力和及时性三个纬度进行了内因分析。 在前面四章的分析基础上,第五章对于如何完善和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探讨了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通过对投资者保护法律论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总结分析,本文较为完整地探讨了国内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和证券监管的现状,丰富了国内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探讨了在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机制和证券监管方面的不足之处和缺陷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少见解;在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时候,本文的时间跨度从2002年至2013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投资者保护的研究体系相当庞大,而本文的讨论难免不够完整,比如在法律制度的具体条文的分析方面,本文只涉及了投票权和受偿机制,而对于其他的权利如知情权、收益权等都没有涉及;虽然对我国的制度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是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经典理论为基础,这样会对本文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和逻辑的合理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 法律论 法律制度 证券监管 执法效率 违规处罚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4-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5
- 1 投资者保护概述15-23
- 1.1 投资者的内涵15-16
- 1.2 投资者保护的内涵16-18
- 1.3 投资者保护的意义18-23
- 1.3.1 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0-21
- 1.3.2 完善公司治理,增加公司价值21-23
- 2 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基础23-29
- 2.1 契约论23-24
- 2.2 法律论24-27
- 2.3 法律制度与证券监管27-29
- 3 我国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现状分析29-51
- 3.1 我国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29-34
- 3.1.1 启蒙阶段29-30
- 3.1.2 初步阶段30-32
- 3.1.3 发展阶段32-34
- 3.2 我国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框架34-39
- 3.2.1 法律34-36
- 3.2.2 行政法规36-37
- 3.2.3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7-38
- 3.2.4 刑法规定和司法解释38-39
- 3.3 股东投票权的国内现状39-43
- 3.4 投资者保护的受偿机制现状分析43-51
- 3.4.1 行政责任43-44
- 3.4.2 刑事责任44-46
- 3.4.3 民事责任46-48
- 3.4.4 民事责任缺位的分析48-51
- 4 我国投资者保护的证券监管有效性的现状分析51-67
- 4.1 国内证券监管机制的框架52-53
- 4.2 国内投资者保护证券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53-64
- 4.2.1 理论模型53-57
- 4.2.2 实证研究57-64
- 4.3 证券监管无效率的内因分析64-67
- 4.3.1 缺乏独立性64-65
- 4.3.2 缺乏震慑力65-66
- 4.3.3 缺乏及时性66-67
- 5 政策建议、局限性和展望67-71
- 5.1 政策建议67-69
- 5.2 局限性和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6
- 致谢76-77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2 张宗新;朱伟骅;;证券监管、执法效率与投资者保护——基于国际经验的一种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11期
3 屈文洲;蔡志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4期
4 宾国强,舒元;股权分割、公司业绩与投资者保护[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5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博弈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6 姜付秀;支晓强;张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7 朱伟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公开谴责”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3年16期
8 薛锋;董颖颖;石雨欣;;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对违约距离和预期违约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兼论KMV模型的修正[J];经济管理;2005年20期
9 辛志红,胡培;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下的股权制衡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4期
10 许年行;吴世农;;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影响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吗?[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2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