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9:04
本文关键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造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0%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真正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实践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者。“2009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中小企业的划分规模标准是动态的,不同国家、地区、历史时期,人们对中小企业的规模界定是有所差别的。许多国家都从质和量两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建国后我国曾八次调整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但均以量为衡量指标定义的,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产业的组织结构状况。本文以波士顿矩阵和政策指导矩阵为分类标准,并结合公司法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作了进一步分析,有利于区分何类企业融资难,为何会出现融资难,以便于对症下药。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总体而言有两种分类方式,即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可细分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策性融资。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别。内部因素主要为中小企业的信用先天不足,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不规范,经营风险较大、无力承担过高的融资成本;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融资环境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难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所指的即是中小企业的长期资本供给存在短缺。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相信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观点。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两个方面: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融资模式研究,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融资方式。 实证部分从我国526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中选择了44家2006-2008年3个会计年度报告的财务数据,检测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模式。模型分析表明:企业规模与杠杆比率是正相关的,并表现出了较强的显著性。而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是负相关,即企业收益水平越高,银行贷款比例越小,即企业采用内源融资模式,较少采用外源融资模式。成长性与杠杆比率相关性不强,即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组合。风险与资产负债率是正相关的,特别是同长期债务和银行贷款是显著正相关的,与短期负债则无关。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6.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5
- 1.1.1 选题背景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5-17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的内容17-18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19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和模式19-33
- 2.1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19-24
- 2.1.1 国外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19-20
- 2.1.2 中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20-21
- 2.1.3 本文研究所提出的中小企业标准21-24
- 2.2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24-30
- 2.2.1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24-26
- 2.2.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26-29
- 2.2.3 资本结构理论的新视角29-30
- 2.3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类30-33
- 2.3.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31
- 2.3.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31-32
- 2.3.3 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32-33
- 第3章 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33-49
- 3.1 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比较33-40
- 3.1.1 中小企业宏观金融支持体系比较33-37
- 3.1.2 中小企业的微观融资结构比较37-39
- 3.1.3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与借鉴39-40
- 3.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40-49
- 3.2.1 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状况分析40-42
- 3.2.2 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状况分析42-44
- 3.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及其负面影响44-46
- 3.2.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46-49
- 第4章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49-60
- 4.1 创新的内涵49-50
- 4.2 适合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策略50-60
- 4.2.1 完善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内部融资能力55
- 4.2.2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55-57
- 4.2.3 加强金融机构建设,促进间接融资57-58
- 4.2.4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58-59
- 4.2.5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59-60
-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60-72
- 5.1 对中小企业板上的企业实证分析60-66
- 5.2 选取一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66-68
- 5.3 分析并给出建议68-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6-77
- 附录77-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晓红,黎璞;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3 梁峰;试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4 张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J];中国金融;2009年21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2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