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益权与自益权的主体偏离刍论
本文关键词:共益权与自益权的主体偏离刍论
【摘要】:随着融资融券、表决权信托、种类股等业务的兴起,同一个股东所持股权中的共益权和自益权开始分别属于不同主体,即共益权和自益权的主体发生了偏离。我国公司法允许的共益权与自益权主体偏离形式有表决权的章程另行规定、红利分配的另行约定、特别股、基准日后的股份受让;以合同方式引起的共益权与自益权的主体偏离形式有融券、表决权信托、表决权拘束协议等业务。以合同方式进行的共益权与自益权主体偏离一般是有效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也有其弊端,应综合公司法、市场规制法、行业规范来解决。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益权 自益权 主体偏离
【分类号】:D922.29;D922.28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学理上,一般将股东的权利分为共益权和自益权。所谓共益权是以公司的利益并兼以自身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如在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提议权、股东大会召集权、提案权与质询权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表决权。所谓自益权是以自身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上上;论表决权信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梁上上;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双重结构中生成与展开[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3 熊宇翔;表决权信托运用的一个成功范例——青啤股权变更案的深层次解读[J];税收与企业;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海燕;陈婷婷;;表决权信托在民族品牌保护中的应用——以青岛啤酒股权变更为例[J];北方经济;2010年04期
2 许剑宇;;股份表决权信托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7年06期
3 郇志茹;;表决权信托之理论正当性证明[J];法学;2007年10期
4 张陕静;;美国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在我国的本土化——简评《美国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文[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5 陈云英;;小股东表决权信托实现机制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赵焕芝;孙晓蔓;;论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对规范关联交易的作用[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7 洪迪昀;;表决权拘束协议法律制度研究——法理基础、制度分析与制度构建[J];研究生法学;2012年03期
8 俞倩文;;构建我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初探[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9期
9 王妍;;所有权与经营权关系的当代发展及后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成[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10 张彤;;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刍议[J];法制与社会;201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2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之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雷晓冰;表决权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子学;公司收购防御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陈良军;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科;投票代理权征集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许锡峰;表决权信托制度对小股东表决权的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颖;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卷卷;股东表决权代理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晓宇;论股东表决权信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徐曼玉;股东表决权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贝维;我国股权信托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顾建波;隐名股东的股权信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刘奎奎;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中国家族企业之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翟丽丽;论股东表决权信托[D];延边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振华;曲卫彬;;企业国有资产法律监管制度的出资人视角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张锋;;论股东权的法律性质[J];特区经济;2007年08期
3 成勇;;论股权质押中的股权的范围[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4期
4 苟丹;自益抑或共益?——新股优先认购权的性质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方治刚;建立自然人股东权继承认可制度[J];北京工商;2003年12期
6 谈萧;;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法律救济[J];法人杂志;2005年11期
7 孙璐依;;作为质押标的的股权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27期
8 柳经纬;;股权辨析[J];福建法学;1995年Z1期
9 ;股权的二重属性[J];法学;1997年10期
10 段庆华;;社会主义股权浅析[J];现代法学;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韬;程学林;;浅议我国公司股东权利保障的立法及其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勇伟;黄浴华;;论股东自益权的例外——一起股份转让案件引出的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黄振辉;冉华才;;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部分权能的转让[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福丛;;中小股东参与权的保护与制度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皮剑龙;;上市公司股权托管相关法律问题初探[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徐茂魁;;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特征[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7 石少侠;;略论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丁志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董淳锷;;公司法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可;;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适用的一些问题——原告主体资格限制制度在我国的特殊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国;抽逃出资者自益权之否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北京市贝朗律师事务所律师 高明光;股东资格能否继承[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3 季吉如;未成年人能否担任公司股东?[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雒东明;股权冻结是否“冻结”了股东的所有权利[N];中国工商报;2007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2003级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隋淑静;股东行为的分类研究[N];法制日报;2008年
6 金玮邋樊建兵;未出资股东权利的限制与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刘俊海;股东主权理念是股权文化的核心内容[N];国际商报;2009年
8 康笃华;谈谈《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若干规定[N];湖南经济报;2006年
9 孙继斌;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N];法制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股权是物权在投资领域的延伸[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邓贺赢;小股东权益受损分析[D];辽宁大学;2004年
3 李德文;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清清;股份有限公司类别股东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军;论股东知情权[D];吉林大学;2009年
3 金玮;论瑕疵出资股东的权利限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薛敏;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D];复旦大学;2008年
5 彭建华;股东代表诉讼理论和实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吕其兵;公司股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韦洪斌;论证券市场中小股东权益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8 田昌秀;表决权信托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晓峰;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蔡盛;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质询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633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63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