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9:20
本文关键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东退出机制 股权回购 司法解散 股权转让 强制执行 股东除名
【摘要】:对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规定从2005年我国《公司法》修改之后才开始,然而修改之后有关公司股东退出的规定也仅仅只有简单的几个条文,对于公司股东退出的实践操作程序规定的还不够具体,这就导致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欲主动退出公司的股东在退出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众多困境。同时,在公司中存在着一些损害公司利益、债权人利益以及其他股东利益的股东,针对这些“恶意”股东,也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约束,以使得公司利益、债权人利益以及其他股东利益不受“恶意”股东的损害。本论文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不仅仅是指简单的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制度,该机制应当指所有的股东抽回投资、离开公司的一种事实行为。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对外国立法的借鉴,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作出概念的阐述,同时针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力求使得公司、股东、债权人三方利益的保护更加完善。本论文除导论部分和结语部分,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的阐述。首先,界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概念。通过对股东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公司司法解散、股东除名、强制转让股权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本论文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是指公司股东离开公司的一种事实行为,即包括主动退出机制和被动退出机制。其次,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进行分析并论述其与股东退出机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人合兼资合性、资本三原则的分析,论述股东退出机制与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之间的矛盾以及利益平衡关系。再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公司之后对于公司利益、债权人利益、其他股东利益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影响来论证我国完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及重要价值。 第二章,对两大法系代表国家英国和德国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研究及立法现状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两大法系代表国家退出渠道的异同点,从而使得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获得一定借鉴。 第三章,对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立法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首先,对于主动退出机制,包括股权转让、异议股东请求回购股权、公司司法解散等相关制度进行分析,指出上述制度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其次,对于被动退出机制,包括强制转让股权、除名股东制度等相关制度,指出强制转让股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应的完善建议,同时引进德国股东除名制度,并对于引进股东除名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立法构想,以使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及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股东退出机制 股权回购 司法解散 股权转让 强制执行 股东除名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9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概述9-16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范畴界定9-11
- 一、主动退出机制9-10
- 二、被动退出机制10-11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与股东退出机制的关系11-13
- 一、人合性和资合性与股东退出11-12
- 二、资本制度与股东退出12-13
-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法理基础13-14
- 一、公司契约论13-14
- 二、合理期待理论14
- 三、衡平理论14
-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价值14-16
- 一、保证闲置资本发挥最大效率的价值14-15
- 二、保护股东利益的价值15
- 三、保障公司的高效运营15-16
- 第二章 两大法系代表国家股东退出机制比较研究16-20
- 第一节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16-18
- 一、章程约定退出16
- 二、股权转让退出16-17
- 三、判例法中的有关股东退出机制的立法17-18
- 第二节 英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18-19
- 一、章程约定的退出机制18
- 二、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18
- 三、不公平损害救济18-19
- 四、公平正义清算19
- 第三节 两国对于股东退出的立法比较19-20
- 第三章 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立法现状及完善20-34
- 第一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20-26
- 一、我国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20-22
- 二、我国主动退出机制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22-25
- 三、我国被动退出机制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25-26
- 第二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完善26-30
- 一、关于股价的确定方式的立法完善26-27
- 二、公司章程约定的股东退出27
- 三、主动退出机制的完善27-29
- 四、被动退出机制的完善29-30
- 第三节 股东除名制度的构建30-34
- 一、构建股东除名制度的价值30
- 二、构建股东除名制度的障碍30-31
- 三、股东除名制度的适用31-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镍;股东利益的冲突与衡平——探寻股东关系的基本原则[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2 马俊驹,林晓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法律救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昆吾;;浅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的立论依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8期
4 朱慈蕴;资本多数决原则与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5 宋建民;;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刍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董帝銮;;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制度——兼评《公司法》第七十五条[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崔越;王志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及相关制度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年17期
8 史玲;;完善有限责任公司退股权的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9 王义松;;有限公司股东退股的法律分析[J];法学论坛;2006年03期
10 张民安;公司契约理论研究[J];现代法学;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光;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0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73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