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寻租视角下的IPO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22:35

  本文关键词:寻租视角下的IPO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PO发审委制度 寻租 审计师选择


【摘要】: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作为对进入证券市场的把关制度,是企业在新股发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尽管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从“地方审批制”、“额度管理制”、“指标管理制”、“通道制”和“保荐制”的不断演进,但是作为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审委制度从始至终都存在。在现行的IPO发行审核制度中,发审委发挥着专家把关的功能,能否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已成为企业发行股票过程中的最后一关,也是关键的一关。所以,审计师在IPO过程中绝非局外人,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上市前,其财务报表必须经过审计师审计,.而发审委中又有部分审计师(本文把在发行审批委员会担任委员的会计师事务所简称为寻租所)担任委员,所以寻租所在IPO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IPO资格的需求者——承当财务审计师的重任,同时又是IPO资格的给予者——公司上市的裁判员,这为审计师选择中寻租动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我们在此研究发行审批制度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寻租理论为基础,界定了审计寻租的涵义、寻租租金、寻租主体等相关概念,揭示了审计寻租产生的前提——管制租金的产生过程,并从外部的制度条件和寻租供需动因的内在机理等两个方面论证了审计师选择中审计寻租行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然后以我国证券市场2008—2010年的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验证寻租所选择的表现特征:即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代理成本等因素对IPO市场上的寻租所选择行为的影响,并且还检验了寻租活动中垄断租金的存在性:寻租所确实可以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从以上双重维度,本文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在IPO市场中审计师的选择确实存在着寻租行为。总体来说,本文一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对全文研究背景、内容思路和研究意义的介绍。 第二章是对审计师选择的需求特征进行文献综述,概要地评述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介绍了IPO市场中审计师选择的外在制度条件:在现行的IPO发审委制度下寻租所在审计市场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承当上市公司财务审计重任,又是公司上市的裁判员,阐述企业选择寻租所“寻租”的可能性。 第四章,以寻租理论为基础,明确界定了审计寻租的内涵与寻租租金等相关概念,揭示了审计寻租产生的根源——管制租金产生的过程,以供需为视角,尝试性地解析了在我国现行的IPO发审委制度下审计寻租产生的内在动因,论述企业选择寻租所“寻租”的现实性。 第五章,以我国证券市场2008—2010年的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验证审计师选择的表现特征:即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代理成本等因素对IPO市场上的寻租所选择行为的影响,并且还检验了寻租活动中垄断租金的存在性:寻租所确实可以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从以上两个角度,证实了企业选择寻租所“寻租”的存在性。 第六章是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做出了总体概括,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及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本文经过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性的研究工作,其贡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以现行的IPO发审委制度为切入点,首次系统地基于寻租视角研究了IPO市场上的审计师选择的行为。本文首先从IPO审计市场中寻租动机产生的外在制度条件和供需动因的内在机理两个角度,较为全面地解析了IPO公司选择寻租所进行寻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然后实证研究论证了寻租行为的表现特征和存在性。 2.从寻租所选择与需求特征、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两个维度,证实了企业选择寻租所“寻租”的表现特征和存在性。特别是“寻租所确实可以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这一结论,检验了寻租活动中垄断租金的存在,这一研究也为探究我国IPO市场的审计寻租行为提供了直接而具体的证据。
【关键词】:IPO发审委制度 寻租 审计师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F832.51;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导论12-16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13-15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15-16
  • 1.4.1 研究目的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2. 文献综述16-21
  • 2.1 经济需求动机与审计师选择16-18
  • 2.2 政府管制与审计师选择18-19
  •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19-21
  • 3. IPO审计需求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21-29
  • 3.1 IPO市场中特殊的制度安排21
  • 3.2 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变迁21-24
  • 3.2.1 行政审批制21-23
  • 3.2.2 核准制23-24
  • 3.3 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24-28
  • 3.3.1 发审委在IPO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4-25
  • 3.3.2 寻租所在IPO审计市场中的双重角色25-28
  • 3.4 本章小结28-29
  • 4. 政府管制与审计寻租的理论分析29-40
  • 4.1 审计寻租理论概述29-31
  • 4.1.1 审计寻租的理论渊源29-30
  • 4.1.2 寻租租金及寻租主体的界定30-31
  • 4.2 审计寻租产生的根源——政府管制31-33
  • 4.2.1 政府管制产生寻租租金31-32
  • 4.2.2 政府管制程度与租金的关系32-33
  • 4.3 IPO企业——审计寻租需求的动因分析33-35
  • 4.3.1 获得上市资格34
  • 4.3.2 严格的财务指标限制34-35
  • 4.3.3 代理成本引起的监管失效35
  • 4.4 审计师——审计寻租的供给动因分析35-38
  • 4.4.1 审计委托聘任机制的缺陷36
  • 4.4.2 激烈的IPO审计市场竞争压力36-37
  • 4.4.3 缺乏健全的民事赔偿机制37-38
  • 4.5 本章小结38-40
  • 5. 寻租视角下审计师选择的实证分析40-51
  • 5.1 研究假设40-43
  • 5.1.1 所有权性质与寻租所的选择40-41
  • 5.1.2 股权结构与寻租所的选择41-42
  • 5.1.3 寻租所的选择与审计收费42-43
  • 5.2 样本选择及模型设计43-44
  • 5.2.1 样本选择43
  • 5.2.2 模型设计43-44
  • 5.3 描述性统计与研究结果44-49
  • 5.3.1 描述性统计44-47
  • 5.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47-48
  • 5.3.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48-49
  • 5.4 本章小结49-51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51-57
  • 6.1 主要研究结论51-53
  • 6.2 政策建议53-56
  • 6.2.1 对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建议53-54
  • 6.2.2 对审计师的相关政策建议54-56
  • 6.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56-57
  • 6.3.1 本文的主要贡献56
  • 6.3.2 本文的不足56-57
  • 参考文献57-59
  • 后记59-60
  • 致谢60-61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昆慧;;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2 陈波;;证券市场审计师信息透明度制度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余涛;;审计谈判研究概述[J];财会月刊;2011年20期

4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总目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5 张政斌;;财务舞弊类型与审计解码[J];财会学习;2011年02期

6 蒲艳;;收入差距、职业选择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7 陆正飞;王春飞;;集团统一审计:现状、意义及潜在影响[J];财会通讯;2011年16期

8 赵国宇;;制度安排缺陷、声誉机制缺失与审计合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王杏芬;;新合并浪潮下的时间压力与审计失败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10 张钦;;寻租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恒光;;“看门狗”没有吠叫吗?——金融危机时代审计师角色的延伸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武恒光;;“看门狗”没有吠叫吗?——金融危机时代审计师角色的延伸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苗连琦;陆伟达;刘雷;;行业专长对短审计师任期和低盈余质量之间关系影响之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芹;;持续审计功效分析及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小林;林昕;;审计师规模、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决策——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红军;何贤杰;吕伟;;市场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吗?——基于“科龙电器事件”的经验与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蔡春;朱荣;;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的运用[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江涛;王冬梅;杨玉春;;审计师个人特征与审计费用率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梅;;审计师地域性与审计质量:信息观抑或冲突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凌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博弈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审计师赞成限制自身责任的建议[N];财会信报;2005年

2 王晓s,

本文编号:877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77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