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注册资本 股东权益 债权人利益保护 公司信用 改革
【摘要】: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核心制度,它的立法初衷主要是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维护交易安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制度被赋予的功能逐渐落空,既不能实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预期,也增加创办公司的成本,抑制社会投资积极性,限制了股东和公司的自治空间,对股东和公司的保护缺乏应有的力度。对比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立法,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制度成为了公司制度发展的趋势。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修订最新公司法,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公司法,新公司法中废除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 2013年公司法的修改,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利好消息,降低了投资者市场准入的门槛,简化了成立公司的手续。但是也使得注册资本作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前端控制”模式的作用遭到削弱,给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现有的法律架下,如何完善注册资本制度,更好地平衡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既能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又不至于遏制股东投资的积极性,给股东投资带来不便。基于此,本文以对我国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进行研究,以平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为目标,并提出了完善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建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整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涵义,然后介绍了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立法价值及不同资本模式对立法价值的选择。接着再对国外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立法背景入手,通过研究美国、德国、日本关于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的立法演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出该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路径和趋势,从而为我国改革该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进行了反思,分析了现有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对债权人保护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且提出新公司法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额后将面临的新问题,并对其利弊作出评判。第三部分是对建立股东本位的资本制度的分析,该部分全方位地论述对股东出资制度的改革、完善资本退出机制,改变以往偏重管制的防范心态,重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在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后建立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配套措施,从而达到对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关键词】:公司注册资本 股东权益 债权人利益保护 公司信用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1-12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5
- 一、国内文献综述12-14
- 二、国外文献综述14-15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8
- 一、研究的思路15
- 二、研究方法15-18
- 第二章 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理论及国外制度比较分析18-28
- 第一节 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理论分析18-24
- 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内涵与立法价值18-20
- 二、公司资本制度的三种模式---对不同价值取向选择的结果20-24
- 第二节 国外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比较24-28
- 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立法实践24-27
- 二、国外法定资本制度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7-28
- 第三章 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之反思28-37
- 第一节 中国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立法演变28-32
- 一、1993年颁布第一部公司法28
- 二、2005年公司法修改28-29
- 三、2013年公司法修改29-30
- 四、实践中的公司注册资本制度30-32
- 第二节 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产生的原因及目的32-33
- 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产生的原因32
- 二、设立的目的32-33
- 第三节 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弊端33-36
- 一、最低注册资本制度阻碍创业投资的发展33-34
- 二、公司资本信用的缺陷34-35
- 三、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不能充分保障债权人35-36
- 第四节 取消法定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后面临的新问题36-37
- 第四章 建立股东本位资本制度37-45
- 第一节 建立高效率的公司资产评估制度37-39
- 一、公司资产评估制度的概述37
- 二、构建董事评估义务37-38
- 三、增加评估人承担的责任38-39
- 第二节 出资制度改革---倡导多元化出资39-43
- 一、允许以股权出资39-40
- 二、允许以债权出资40-41
- 三、允许以劳务出资41-42
- 四、商誉出资42-43
- 第三节 完善公司股东资本退出机制43-45
- 一、我国股东资本退出机制的现状及意义43-44
- 二、完善股东资本退出机制44-45
- 第五章 改革后完善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45-55
- 第一节 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45-46
- 一、西方国家对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规定45-46
- 二、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及适用情形46
- 第二节 建立商业信用管理制度46-50
- 一、建立企业征信机制47-48
- 二、提升中介机构的公信力48-49
-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49-50
- 第三节 公司利润分配中债权人利益保障和救济措施50-52
- 一、债权人利益保障措施50-51
- 二、债权人利益受损害后救济措施51-52
- 第四节 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52-55
- 一、董事责任险内涵与功能52-53
- 二、董事责任险在我国的现状53
- 三、借鉴国外董事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53-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 附件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珊珊,谷礼光;我国企业注册法定资本制度的缺陷与改革创新[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年08期
2 张国平;;法律全球化视角下我国的注册资本制度——关于资金和资本的法律思考[J];法学评论;2006年04期
3 徐喜荣;;分期缴纳出资与资本制度的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4 潘静涛;;浅析我国公司的资本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7期
5 潘静涛;;浅析我国公司的资本制度[J];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6 毕文芳;;简论现行资本制度之下的出资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4期
7 袁田;;反思折中资本制——以公司资本制度的路径选择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2年04期
8 郑宝明;姚清水;彭文伟;;试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9 孙芳城;中外资本制度比较[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0 王宏柱;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制度[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贤日;;从企业法角度比较中美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王远均;;论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制度的价值目标[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张霄;王晓媛;;论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完善及资本的规范运营[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杨春平;;中外合资企业资本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子;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是企业之福[N];济南日报;2013年
2 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叶檀;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是企业之福[N];华夏酒报;2013年
3 卢晓兵 杨小兵;浅析注册资本制度与交易安全风险关系[N];江苏经济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丽英;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半年:“一元公司”不被看好[N];财会信报;2014年
5 杨威;浅论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发展与改革[N];天津政法报;2014年
6 一帆;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一大步 简政放权新起色[N];证券日报;2013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乔新生;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会否催生皮包公司[N];证券时报;2013年
8 北京工商大学 陈敦;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对私法自治理念的诠释[N];中国工商报;2014年
9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雅克·德·莱尔;中国资本制度亟待多项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秋影;多省市放宽企业注册资本限制[N];中国服饰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兵;试论公司折衷资本制度与我国立法选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高歌;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3 徐洋;基于偿付能力测试制度论我国公司法定资本制度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王一鹤;中日注册资本制度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秦琴;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梁静文;论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7 齐四明;中国引进授权资本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杜U喣,
本文编号:901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90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