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公司信用基础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7-09-22 18:16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信用基础的转变


  更多相关文章: 信用基础 资本信用 资产信用 信息披露制度


【摘要】:传统的公司法以资本作为公司的信用基础,试图通过维护一定数额之上的资本的真实性与充足性来弥补公司有限责任对债权人可能造成的损害。然而,资本信用并未实现保护债权权利益的初衷,而且,其对股东和公司行为的过度约束,严重背离了公司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对资本信用的反思,学界逐渐认识到公司的资产才是债权人债权的真实担保,于是资产信用开始逐渐取代资本信用,资产信用强调以公司的资产相对数量和公司资产的质量作为公司的信用基础,给予股东和公司极大的自由,以释放股东的投资热情和公司的商业活力,同时,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公司董事诚信义务的拓展、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第三者责任险的强制实行、公司破产清偿顺位的调整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最后补充来分别实现对公司意定债权人和法定债权人的切实、全面保护。
【关键词】:信用基础 资本信用 资产信用 信息披露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目录3-5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8
  • 第一章 公司信用基础概述8-11
  • 第一节 公司信用基础问题的提出8-9
  • 一、公司信用基础的内涵8
  • 二、学界关于公司信用基础问题的争议8-9
  • 三、笔者观点9
  • 第二节 公司信用基础与资本制度9-11
  • 一、资本制度的概念与种类9-10
  • 二、公司信用基础与资本制度的关系10-11
  • 第二章 以资本信用为基础的公司法11-17
  • 第一节 资本信用的理论与立法表现11-14
  • 一、资本信用的内涵11-12
  • 二、资本信用的法理基础12-13
  • 三、资本信用的立法表现——以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法为例13-14
  • 第二节 资本信用的效果分析14-17
  • 一、实践效果14-15
  • 二、法律效果15-17
  • 第三章 以资产信用为基础的公司法17-27
  • 第一节 资产信用的理论与立法表现17-21
  • 一、资产信用的发现17-18
  • 二、资产信用内涵的界定18-19
  • 三、资产信用对资本信用的突破19-21
  • 四、资产信用下的公司法表现——以美国公司法为例21
  • 第二节 资产信用的效果分析21-27
  • 一、资产信用与资本信用的关系21-23
  • 二、资产信用的优势23-26
  • 三、资产信用的缺陷26-27
  • 第四章 对资产信用缺陷的克服27-34
  • 第一节 公司法与债权人保护27-28
  • 一、公司法对债权人的保护方式27-28
  • 二、公司债权人的分类28
  • 第二节 意定债权人的保护28-32
  •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29-31
  • 二、董事诚信义务拓展31-32
  • 三、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32
  • 第三节 法定债权人的保护32-34
  • 一、实行公司第三者责任强制险33
  • 二、公司破产清偿顺位的调整33
  • 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最后补充33-34
  • 结语34-35
  • 注释35-38
  • 参考文献38-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法兵;资本论与资产论——关于公司信用基础理论的二元构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王保树;“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3 叶敏;论公司信用基础多元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隋平,莫智源;当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对法定资本制的依赖[J];河北法学;2004年02期

5 朱羿锟,马小明;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代化与合理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饶艳超;胡奕明;;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5年04期

7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8 王建文;范健;;论公司财产独立的价值及其法律维护——以公司资本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变革取向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李启平;最低资本金制度与债权人利益保护[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902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902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