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代表权的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司代表权的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
【摘要】:通常认为公司具有独立人格,可以像自然人那样独立从事民事活动。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是意思表示,要使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必须通过语言或行为予以对外表达。自然人具备生理肉体,由大脑形成意愿后通过嘴巴和肢体实现意思表示,但同为民事主体的公司却不能像自然人那样灵活自如的对外表达意思或者接受意思表示,只能借助公司机关代为实现有关行为,于是便产生了公司代表权的相关理论。公司代表权制度是公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公司权力的有效配置。 关于公司代表权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大陆法系国家采用法人实在说,而英美法系则采用法人拟制说。因对法人本质认识的不同,立法对公司代表权制度的构建也存在差异,比如关于公司机关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有代理说和代表说之分。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立法采用代表说。公司代表权制度在我国具体体现为法定代表人制度。法定代表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成为我国一项特色的公司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法定代表人制度在实践中凸显出种种不足,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甚至阻碍了我国公司发展壮大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公司代表权制度进行改革。本文主要针对法定代表人制度在实践中暴露的法律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共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是我国公司代表权的现状分析。法定代表人制度在立法方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发展成为一套制度,并形成了不同于国外公司代表权制度的鲜明特点。第二章讨论了公司代表权的基本内容。权力的取得与行使是公司代表权的核心。本章结合国外立法阐述了公司代表权的来源以及行使方面的内容。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司代表权的实践困境。本章分别从公司代表权的取得和行使两方面阐释了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实践困境,并结合实践中的法律纠纷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的对策。通过借鉴国外立法例,针对我国公司代表权的实践困境,建议从代表权制度模式的选择、代表人的义务责任机制以及代表权的监督三方面加以完善,并对当前司法实践中围绕公司代表权产生的争议纠纷提出了处理思路。
【关键词】:公司代表权 法定代表人 实践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1
- 第一章 我国公司代表权的现状分析11-17
- 第一节 公司代表权的内涵11-12
- 一、公司代表权的概念11
- 二、公司代表权与业务执行权的关系11-12
- 第二节 我国公司代表权的立法发展、内容与特点12-17
- 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的立法发展12-13
- 二、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内容13-14
- 三、法定代表人制度的特点14-17
- 第二章 公司代表权内容的立法比较研究17-23
- 第一节 公司代表权的取得17-19
- 一、本质性来源——股东会授权17-18
- 二、直接性来源——法律规定18-19
- 第二节 公司代表权的行使19-23
- 一、公司代表权的行使主体和方式19
- 二、公司代表权的行使内容及行为效力19-20
- 三、公司代表权行使的约束机制20-23
- 第三章 我国公司代表权的实践困境分析23-33
- 第一节 公司代表权取得方面的困境23-28
- 一、法定性影响公司运营效率23-24
- 二、决策权和代表权合一,难以实现有效制约24-25
- 三、经理担任法定代表人易致实践困扰25-26
- 四、登记生效主义扭曲了代表权的来源机制26-28
- 第二节 公司代表权行使方面的困境28-33
- 一、勤勉义务标准缺失不利于责任追究28-29
- 二、法定代表人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缺失易致权力滥用29-30
- 三、唯一性造成公司诉讼困难30-31
- 四、公司印章的过分使用31-33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公司代表权的对策分析33-40
- 第一节 权力剥离,尊重公司自治33-35
- 一、纯化公司代表权制度的意思表达功能33-34
- 二、赋予公司选择公司代表权模式的权利34-35
- 第二节 健全公司代表人的义务责任机制35-37
- 一、明确勤勉义务的标准35-36
- 二、建立公司代表人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制度36-37
- 第三节 赋予监事会或监事特殊情况下的公司代表权37-38
- 第四节 过渡措施:统一公司代表权争议纠纷的审判思路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3-44
- 后记44-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恺;;企业形式多样化的制度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王风梅;;股东的知情权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谭贵华;;论公司归入权之缘起及其理论基础[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志强;;公司特别清算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孙宪超;;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正当目的论[J];财会月刊;2008年11期
7 秦少博;;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组成结构的优化[J];研究生法学;2006年06期
8 吴冬才;王美燕;;论异议股东股权回购合理价格的确定[J];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01期
9 史建三;赵永;;换股并购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东方法学;2008年01期
10 李宁;;对小股东利益保护的监督和救济机制——兼论《公司法》相关条款的规定[J];闽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贤志;;我国公司换股并购制度研究[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辉;;后《合伙企业法》时代的有限责任公司法[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3 杨东;;论集合投资计划的法律规制——以日本法为中心[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迎霜;公司债:法理与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袁碧华;论有限责任的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东光;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汝轩;公司代表人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蔚;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顾萌萌;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董e
本文编号:994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99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