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5:06
本文关键词:公司僵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僵局 实证研究 司法解散公司 针对性方针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已成为经济交流的纽带,其发展的繁荣兴旺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日益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军。但公司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容易产生障碍——公司僵局。公司僵局常存在于有限责任公司,这源于传统的资本民主、公司自治理念遭遇有限责任公司的人格性和封闭性所固有的矛盾。一旦僵局形成,对股东、公司、债权人等利益都将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以期对社会有所裨益。在本文围绕公司僵局相关法律问题,全面分析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救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救济措施。在本文逻辑思路上按照“公司僵局的概述——我国的现状与问题——我国未来制度的构建”的路线开展。从僵局的概念、成因入手,由宏观入微观,结合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以来出现的280个样本案例,阐述我国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法律条款的功能和性质模糊不清,存在被误读的可能性;裁判路径上调解方式单一、替代性救济机制缺失、司法效率底下,特别是司法解散存在不合理和固有弊端。并大胆借鉴国外优秀立法经验,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加强委托调解——委托调解一般运用于已经向法院发起诉讼的民商案中,在遵循诉讼双方自身意志的情况下,法院通过第三人,如:工会组织、妇女联合会、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对诉讼案中从中协调调解的制度,甚至也可以委托个人如当地的人大代表进行协调;强制股权收购——强制股权收购,通俗的说是一方股东股权被另一方收购,使被收购方退出公司;强制公司分立——强制公司分立,首先要说明的是该制度目前并没有受到其应有的待遇,主流国家的立法并没有将其纳入其中,其研究还停留在学者、理论方面。这也正好符合各国对有限公司重视的态度一致,也与有限公司的“出生”密切关联;作为未来解决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公司僵局 实证研究 司法解散公司 针对性方针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
- 1.2 研究现状11-13
- 1.3 论证思路和方法13-15
- 第二章 公司僵局的概述15-28
- 2.1 概念15-17
- 2.2 成因17-24
- 2.2.1 产生根源:公司理念17-20
- 2.2.2 催生机制:公司属性20-23
- 2.2.3 现实条件:利益冲突23-24
- 2.3 公司僵局已有的解决机制24-28
- 2.3.1 自我救济:章程预定25
- 2.3.2 社会救济:调解和仲裁25-26
- 2.3.3 司法救济:诉讼26-28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僵局解决机制的现状与问题28-42
- 3.1 法律适用的一般问题28-33
- 3.1.1 相关法条的性质与功能剖析28-32
- 3.1.2 僵局条款被误读的风险32-33
- 3.2 裁判路径上存在的问题33-39
- 3.2.1 替代性救济措施欠缺33-34
- 3.2.2 调解方式单一34-35
- 3.2.3 司法解散效率低下35-36
- 3.2.4 地域特征决定发案率36-39
- 3.3 司法救济公司僵局的局限性及其弊端39-42
- 3.3.1 司法干预及解散公司的负面效应39-40
- 3.3.2 司法解散公司的不合目的性40
- 3.3.3 司法解散的限制40-42
- 第四章 我国公司僵局解决机制的构建42-48
- 4.1 替代性救济措施的类型42-43
- 4.1.1 替代性救济措施的主要类型42-43
- 4.2 我国公司僵局替代性救济措施的构建43-48
- 4.2.1. 强制股权收购的构建与适用44-45
- 4.2.2 强制公司分立的构建与适用45-46
- 4.2.3 加强委托调解46-48
- 第五章 结语48-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莉;打破僵局 公平分配——对一起有限责任公司非破产清算案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黄美园,周彦;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之构建[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3 唐军;;论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兼评新《公司法》183条[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彭春凝;;公司僵局救济的模式选择:调解[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甘培忠;公司司法解散:《公司法》中说不出的痛[J];中国律师;2002年09期
6 曾东红,宋佑光;论有限责任公司僵局及其应对[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998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998286.html